ID: 24140556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1-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60030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来自,微生物,威胁,2课时,课件,25张
    (课件网) 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2课时 传染病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血常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等方面。 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 1、白细胞计数 病毒性感冒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会轻度增高。细菌性感冒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中性粒细胞比例 病毒性感冒时,血常规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淋巴细胞比例会轻度增高。细菌性感冒时,血常规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增高。 3、血小板计数 病毒性感冒时,血小板计数正常。细菌性感冒时,血小板计数会明显下降。 如果有人得了流行性感冒,是如何传染给别人? 一、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 流感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流感患者 (携带流感病毒) 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 病毒随飞沫悬浮于空气中 空气 病原体 健康人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 乏免疫力容易感 染该病的人群。 能够散播病原 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 源到达健康人所 经过的途径。 二、传染病 1.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的一类疾病。 2.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 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3.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 人体在患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常会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传染病的病原体可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 (1)传染性 (3)免疫性 (2)流行性 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依据 是否有病原体,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具有流行性,是否具有免疫性。 4.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环节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经过的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易感人群 4.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五种类型: 空气、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饮水、食物传播———消化道传染病 吸血昆虫、打针、输血、伤口感染传播———血液传染病 接触传播———体表传染病 性接触传播———性传播疾病 传染病种类 常见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蛔虫病、蛲虫病 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 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播 体表传染病 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和鲜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性传播疾病 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牙肿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蛔虫病、蛲虫病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打针、输血、伤口感染传播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乙型肝炎、艾滋病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和癣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水痘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足癣 手足口病 1.上述各种传染病中,你能说出哪几种疾病的病原体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 肺结核———结核杆菌 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 乙型肝炎———肝炎病毒 蛔虫病———蛔虫 疟疾———疟原虫 狂犬病———狂犬病病毒 思考与讨论 传染病:流感、肺结核、红眼病、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 流感 肺结核 近视眼 红眼病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