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1816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教学课件)(34ppt)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41838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4ppt,八年级,2024,统编,历史,初中
  • cover
导入新课 独夫民贼OR治国能臣? 窃国大盗OR共和先锋? 丧权辱国OR曲线救国? 乱世曹操OR中国华盛顿? 总督朝鲜:表现出色,崭露头角 天津练兵:奠定基础,声名鹊起 戊戌政变:参与告密,获取信任 清末时期:军政一身,权倾朝野 民国初年:逼帝逊位,就任总统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学习目标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认识到历史发展潮流的不可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了解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史实,感悟孙中山等革命派作出的革命精神,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法带领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家国情怀) 通过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斗争梳理,认识到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要珍惜民主、捍卫共和。(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1 3 2 目录 CONTENTS 一、帝制复辟 二、护国战争 三、军阀割据 袁世凯(1859年—1916年) 帝制复辟 壹 袁世凯祭天仪式 一、帝制复辟 (二)背景 1.袁世凯的个人欲望膨胀; 2.民国初的动荡局势; 3.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二次革命被轻易地镇压下去,这使袁世凯得意忘形。私欲无限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而渴望担任终身的正式总统以为最终称帝的目标做准备。 一、帝制复辟 (二)概况 镇压二次革命之后,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 解散国会,废《临时约法》,颁《 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总统可指定继承人。 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支持。 1915年末,袁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谋 正式总统 谋 终身总统 谋 日本支持 谋 复辟帝制 对内:专制独裁; 对外:出卖主权。 一、帝制复辟 影响: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旨在灭亡中国,使中国成为日本独享的殖民地的“二十一条”,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二十一条”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承认并扩大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的特殊权利; 汉冶萍煤铁公司由中日合办; 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 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及财政顾问,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等。 一、帝制复辟 ◎袁世凯走上天坛祭天 ◎祭天后袁世凯和各国使节的合影 ◎袁世凯身着龙袍坐龙椅 护国战争 贰 蔡锷 (1882—1916) 二、护国战争 (一)背景 蔡锷 (1882—1916) 蔡锷,湖南邵阳人。早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 梁启超。曾赴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负责编练、统领新军,声望很高。武昌起义爆发后在云南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后被调入北京,委以虚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以看病为名,化装潜出北京,转道日本抵达昆明。随后组建护国军,出兵讨袁。 人物扫描 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與情,自为帝制……锷等身受国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伪命,奠定滇、黔诸地方,为国婴守,并檄布四方,声罪致讨…… ———蔡锷《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1915年12月) 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 蔡锷强烈谴责袁世凯的行为,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并进行抗争。 二、护国战争 (二)概况 1.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立国于今世,自有今世所以生存之道,逆世界潮流以自封,其究必归于淘汰,愿大总统稍捐复古之念,力为作新之谋。 ———梁启超《上袁大总统书》 本来依附袁世凯的梁启超,毅然与之决裂。他与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 二、护国战争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