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2345

3.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课时)(课件 26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10-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8次 大小:218985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课时,课件
    (课件网) 3.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时 新知导入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公式: I R U = 变形: U = I R R = I U I U 新知讲解 电路分析与应用 思考: 在教室里的各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不同的连接方式,其电路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 串联电路: 1.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2.电路中的电流 处处相等 I=I1= I2 U=U1+U2 3. 总的电压等于  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推导电阻规律,即:R1、R2、R 4.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   各部分电阻之和 R=R1+R2 推导电压分配关系 5. 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I=I1= I2 U=U1+U2 R=R1+R2 思考与讨论: 1.如果将图中的灯泡L1取下,另一个灯泡L2会亮吗? 2.为什么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为什么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你能用类比的方法解释吗? 灯泡L2不会亮,因为串联电路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取下灯泡L1,电路就在灯泡L1处开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故灯泡L2不会亮。 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所以在这一条通路的各处电流大小相等。我们可以用水流类比:如果一条没有支流的河流,不考虑蒸发、下渗,那么这条河流的任何一处水流量都是相等的。将两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长度,根据相同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可知,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例题1: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是2.5V,通过的电流为0.2A.现用一个电压为4.5V的电源对其供电,为了使小灯泡能正常发光,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在供电电压高于用电器工作电压的情况下,需串联一个电阻,使一部分电压由这个串联的电阻来分担,从而使用电器获得正常工作电压,如图所示。 U2 = U - U1 = 4.5V - 2.5V = 2V R = I U = 0.2 A 2V = 10Ω 答:串联的电阻R 的阻值为10Ω。 练习1:如图R1=5欧 R2=10欧,求通过R2电流。 解: 如图是串联电路 R=R1+R2=5Ω+10Ω=15Ω I=U/ R=6V / 15Ω=0.4A 答:通过R2电流是0.4A。 I2=I=0.4A 例2:如图,求R2 解: 如图是串联电路 答:R2是30Ω。 R1 R U1 U = R1 40Ω 5V 20V = R1=10Ω R2= R - R1 =40Ω-10Ω= 30Ω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1.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2.干路的电流 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 电源电压等于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推导电阻规律,即:R1、R2、R总 I=I1+ I2 U=U1=U2 并联电路: 推导电流分配关系 5.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思考与讨论: 请用类比的方法解释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两个支路的电流之和。 因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在分支点发生分流,所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例如:一根水管分出两根支管中水流量之和。 1.家用电器是采用串联连接方式还是并联连接方式?用什么证据分析判断? 思考与讨论: 2.在并联电路中,小电阻的支路中电流反而大,并联后的总电阻反而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请你加以解释。 家用电器是采用并联连接方式。因为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则电流越大。把几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例题2:实验室的某种电流表的线圈电阻为1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01A。现在要把该电流表接在电流为1A的电路中,需要在该电流表两端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保证电流安全工作? 解: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阻R2中的电流是: I2 = I -I1 = 1A - 0.01A =0.99A U1 = U2 I1R1=I2R2 I1= R1 I2 R2 = 0.99A 0.01A×100Ω ≈1Ω 答:需要在电流表两端并联一个阻值为1Ω的电阻。 S 练习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