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3994

4.2 世界的聚落 课件(共46张PPT)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20943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教版,学年度,2026,世界,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 1.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重点)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能根据地图分析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难点) 3.了解保护传统聚落的措施。 认真阅读课本P68~73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和    。 2.聚落的差异。 对比项 聚落规模 建筑密度 主要生产活动 乡村 较①    较③    ⑤       城镇 较②    较④    非农业生产活动 表4.2.1 乡村 城镇 小 大 低 高 农业生产活动 3.聚落的形成深受      和      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聚落的      和      会有很大的差别。 4.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         环境,又与居民的        生活密切关联。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 空间形态 组织结构 自然地理 社会经济 图4.2.1是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信息反映的主题内容是 (  ) A.村庄的衰落  B.城镇的兴起  C.交通的发展  D.耕地的减少 知识点 1 聚落的景观特征 图4.2.1 B 2.乡村与城市之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是 (  ) A.村庄—城镇—集镇—城市  B.城市—城镇—集镇—村庄 C.城镇—城市—村庄—集镇  D.村庄—集镇—城镇—城市 D 【跨学科融合】《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图4.2.2为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据此完成3~4题。 3.“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可以说明 (  ) ①人类早期聚落多临近水源  ②动植物丰富有利于早期聚落形成  ③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4.2.2 B 4.文中描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分别是 (  ) A.乡村,以平原为主 B.城镇,交通发达 C.乡村,以农业为主 D.城镇,房屋整齐 C 福建省平潭岛多台风,自然植被覆盖率低,盛产岩石。当地居民以块状石料作为墙体的主要材料,建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民居石头厝。图4.2.3为石头厝屋顶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知识点 2 聚落与地理环境 图4.2.3 5.石头厝以石料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程量小 B.便于翻新 C.就地取材 D.吸引游客 6.石头厝屋顶铺石块压住瓦片的主要作用是 (  ) A.防雨 B.防风 C.防沙 D.防火 B C 地下城市马特马他位于突尼斯东南部的撒哈拉沙漠中,聪明的柏柏尔人开凿洞穴作为房屋,使马特马他成为环境舒适、四季不受气候影响的地下穴居城市。图4.2.4为洞穴屋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柏柏尔人建造穴居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地形平坦 B.资源丰富 C.避暑挡风 D.宗教信仰 8.在古城遗址开发过程中,我们对于文物古迹应 (  ) A.加强保护  B.翻新使用  C.拆除重建  D.禁止参观 图4.2.4 C A 【跨学科融合】小说《边城》中有这样的叙述:“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图4.2.5为吊脚楼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 9.吊脚楼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体现在 (  ) A.墙体厚实,利于保暖 B.窗户较小,利于防风 C.屋顶坡陡,便于排水 D.土石材料,就地取材 图4.2.5 C 10.材料所述地区吊脚楼分布呈狭长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①河流  ②土壤  ③地形  ④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远南岗千年瑶寨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