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5449

天津市新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17938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天津市,历史,答案,图片,试题,质量检测
  • cover
2025-2026学年第1学期高三(学科)第一次质量测验 历史学科(共4页) 一、单选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距今约四千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目前已挖掘幕葬1800余座,其中大型墓葬多出土成组的口用陶 器和礼乐用具,小型幕葬则只有零星装饰品,不见陶器。同时遗址发现大、中、小三座城址, 城内区域分工划分明确。这表明陶寺文化时期 A.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B.迈入了奴隶制社会阶段 C.形成了系统的菜葬礼仪 D.创立了成熟的礼乐制度 2.魏晋时期,许多文人雅士热衷于服药行散,追求一种“飘飘欲仙”的状态,甚至将其视为一种 时尚潮流。行散需要穿着宽松的衣服,且要不停走动来散发药力,这使得宽袍大袖的服饰风格 大为流行。这种现象反映了 A. 社会动荡下文人精神的迷茫与寄托B.经济发展推动服饰文化的创新 C.医学进步促使人们追求养生之道D.儒家思想对社会风尚的深刻影响 3、下表所示为唐代文学作品对两税法实施后的社会状况的记述。这可以用来说明两税法的实施 内容 出处 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 《送张使君赴饶州》 入银坑。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 《贾客乐》 贩卖翁。 兖州有民家妇姓贺氏,里人谓之织女,父母以农为业,其丈夫则 负担贩卖,往来于郡。 《太平广记》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D.消弭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4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 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清乾隆皇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 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该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绝不待时者”才 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C.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6.《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文说:上海开埠后,浙、皖、闽、赣的茶叶,杭、嘉、湖地区的生丝与 南京及江苏的土布,一改以往流向广州出口的路径而以上海为集中地,外国商品的输入,也以上海 为主要口岸然后流转东南各省和其他地区。这表明 A.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城市 B.《南京条约》的签订改变了中国的外贸格局 C.开埠通商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