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附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17-22每题2分,其余每题1分,共28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海水晒盐 C. 玻璃破碎 D. 蜡烛燃烧 2.下列固体物质中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冰 B. 金刚石 C. 铜 D. 氯化钠 3.化学新教材加大了化学实验探究的力度,提高了同学们动手实验的能力,如图所示基本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液体体积读数 B. 熄灭酒精灯 C. 检查气密性 D. 滴加液体 4.合理膳食,有助于青少年均衡营养,使我们健康成长。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 B. 酒精 C. 冰水共存体 D. 高锰酸钾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B. 原子若失去核外电子,则会变成阴离子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7.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蔗糖水 B. 牛奶 C. 泥水 D. 花生油 8.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A. B. C. D. 9.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 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 C. 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阴离子 D. 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10.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C.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1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组成水的是( ) A. 氢气和氧气 B. 氢原子和氧原子 C. 氢分子和氧分子 D. 氢元素和氧元素 12.1950年,美国核化学家格林-西博格等人就曾用氦离子轰击锔,从而产生了锎原子序数:,该元素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元素,1克价值10亿美元。经测定,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2,该元素的中子数为( ) A. 154 B. 98 C. 272 D. 350 13.微观世界是奇妙的,任何宏观表象的变化,都能在微观世界找到原因。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花香溢满园———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结成冰———分子变大 C. 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分子发生了改变 D. 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离子均匀地分数到水中 14.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如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 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15.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合理的是( ) A. B. C. D. 1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 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 C. 阳离子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 D. 在原子的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是稳定结构,凡是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不是8个的一定是不稳定结构 17.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制作而成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保证食品安全。下列有关萘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萘胺分子的质量为143g B. 一个萘胺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 C. 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萘胺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由三种原子构成的 1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 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性 C. 将的,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D. 将25gKCl溶液蒸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