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孙口中学九年级(上)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是稻、粟、黍等作物的发源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一代表性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2.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随后的几百年里,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袄教、犹太教、基督教等各种域外宗教涌入中国,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了( ) A. 丝绸之路增进文化交流 B. 政府奉行开明民族政策 C. 儒家思想失去主导地位 D. 政权分立导致思想混乱 3.诗句“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反映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4.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苏州的情况,反映了当时( ) A. 城市街道拥挤不堪 B. 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C.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 D. 地方人口增长迅速 5.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其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6.1955年,看到几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对人说他现在很高兴,甚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还高兴,他觉得这件事情使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毛泽东赞赏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A. 农民通过土改获得土地 B.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C. “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D. 全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7.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投资建设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宁夏青铜峡水电站、新疆的油田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据此推知( ) A. 民族地区行使自治权 B. 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单一 C. 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 D. 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 8.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 战后社会改革 B. 大化改新 C. 实行幕府统治 D. 明治维新 9.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也会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标志之一。与蒸汽时代紧密相连的伟大人物是( ) A. 瓦特 B. 达尔文 C. 莱特兄弟 D. 爱因斯坦 10.美国历史学家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后的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 A. 以欧洲为中心 B. 美国苏联对峙 C. 美国一家独强 D. 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 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