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773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能层与能级 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光谱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1-1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8771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PPT,27张,课件,光谱,原子
  • cover
(课件网) 概念、理论 现象 解释 学习了《物质结构与性质》,你将知道 同样是碳单质,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相差如此之大? 为什么肥皂(高级脂肪酸钠)可以除油污? 为什么酸性强弱HF < HCl < HBr < HI 为什么CuSO4粉末为白色,而CuSO4 5H2O是蓝色的? 为什么不同的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焰色不同? 原子 分子 晶体 (分子的聚集体) 全程p23 1.核外电子的排布有什么规律? 2.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 3.了解副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4. 了解电离能与电负性 第1节 原子结构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能层与能级 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光谱 一、新课引入 钠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 这11个电子是如何分布的?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此填充电子的依据是什么? 二、原子光谱 光谱:按照一定能量次序(波长) 排列的光带 可见光谱:可以被人眼观察的光带 二、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为什么是离散的谱线而不是连续的? 二、原子光谱 1913年,波尔提出了原子轨道式模型 基态 n=1 n=2 n=3 电子在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即壳层)上绕核运动,并不辐射能量 不同壳层(序数n=1,2,3...)之间存在能量差,能量是不连续的,即呈现量子化 二、原子光谱 位置和能量是连续的 E1 E2 E3 E4 位置和能量是不连续的 二、原子光谱 基态 n=1 n=2 n=3 基态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的原子 课本p7 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hv 二、原子光谱 基态 n=1 n=2 n=3 课本p8 hv 不同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可以吸收不同的光,用光谱仪可以摄取各种原子吸收光谱。 Li He Hg 吸收光谱 二、原子光谱 基态 n=1 n=2 n=3 课本p8 hv hv’ Li He Hg 发射光谱 不同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可以发射不同的光,用光谱仪可以摄取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 光是电子跃迁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 二、原子光谱 课本p8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为原子光谱。 【Q1】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有何特点? 亮背景 + 暗线 暗背景 + 亮线 同一种元素暗线和亮线的位置一样 【Q2】如何解释暗线和亮线的位置一样? 电子从两个相同的壳层跃迁时,吸收和发射的能量一样 二、原子光谱 课本p8 原子光谱有什么应用? 1.发现新元素 He 氦 二、原子光谱 课本p8 原子光谱有什么应用? 2.检验元素 也可以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二、原子光谱 课本p7 生活中的光现象 烟花 激光 LED灯 三、能层与能级 课本p7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即为波尔模型 壳层就是电子层,也称能层 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 ,能量的高低顺序为 E(K) E(L) E(M) E(N) < E(O) < E(P) < E(Q) 越高 < < < 三、能层与能级 课本p6 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可容纳电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原子核外电子在能层中有怎样的排布规律? 一般来讲,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能层,然后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层。 原子核外各能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 三、能层与能级 课本p6 钠原子的发射光谱 为什么Na从第6能层跃迁回第3能层时会产生两条不同的光谱? 同一个能层,内部还会存在能量差 三、能层与能级 课本p7 同一能层的电子, 还被分为不同的能级(也称电子亚层) 用字母代号s、p、d、f、g表示 多电子原子中:E(ns) < E(np) < E(nd) < E(nf) 单电子原子中:E(ns) = E(np) = E(nd) = E(nf) 三、能层与能级 课本p6-7 能层 K L M N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