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8804

3.7 推和拉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3885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 推和拉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推和拉是常见的力,明确推、拉力的基本特点(方向、对物体的作用);理解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场景,推理出推、拉力对物体的不同作用效果;能结合现象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3.探究实践:能通过观察、模拟实验(如弹簧伸缩、推箱子)探究推拉力的特点;能在游戏/实践场景(如推手、分析拔河)中验证力的作用规律。 4.态度责任:乐于观察生活中的推拉力现象,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能在小组讨论、实践中尊重他人观点,养成严谨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推力和拉力,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推、拉现象;理解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方向)和形状。 2.教学难点: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能结合实验现象归纳推力和拉力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具:推力和拉力主题图片(狗拉雪橇、大象推汽车、弹簧受力图、箱子受力图、拔河图、“人”字形铁路图)、红绿色彩笔(每人1套)、弹簧(每人1个)、小箱子(1个)、拔河绳(1根)。 2.学具:教材(或打印的课堂练习单)、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40分钟)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帮爸爸妈妈推过桌子?或者拉过书包拉链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言,引出“推”和“拉”两个动作。 2.教师小结:“推和拉都是我们经常做的动作,其实它们背后藏着一种科学现象———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推和拉》,探索力的奥秘!”(板书课题:推和拉) (二)探究新知,区分推和拉(10分钟) 1.判断推和拉,动手涂色(6分钟) 教师展示“狗拉雪橇”“大象推汽车”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家看看图里的动物在做什么动作?是推还是拉呢?” 明确规则:“推的动作我们用红色笔涂方框,拉的动作我们用绿色笔涂方框。”学生独立完成涂色,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指名展示并讲解判断理由。 教师小结:“像拉雪橇这样,朝着自己的方向用力就是拉力;像推汽车这样,朝着远离自己的方向用力就是推力。”(板书:推力→远离自己;拉力→靠近自己) 2.动手实验,感知弹簧受力变化(4分钟) 分发弹簧,让学生动手操作:“请大家像图片里那样,先双手向中间挤弹簧,再向两边拉弹簧,仔细看看弹簧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享:“挤弹簧时,弹簧变短了;拉弹簧时,弹簧变长了。” 教师引导总结:“挤弹簧用的是推力,推力让弹簧被压缩;拉弹簧用的是拉力,拉力让弹簧被拉伸。推力和拉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改变物体形状:推力→压缩;拉力→拉伸) (三)深入探究,理解力的方向和大小(12分钟) 1.分析箱子受力,明确力的方向(5分钟) 展示“两人推箱子”“一人推一人拉箱子”的图片,提问:“大家看看图里的人在对箱子用力,箱子会向哪边移动呢?请在图上用箭头画出来。” 学生独立画箭头,教师引导分析:“当两个力方向一致时,箱子会朝着力的共同方向移动。这说明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板书:力有方向) 2.模拟拔河游戏,感知力的大小(7分钟) 邀请6名学生上台玩简易拔河游戏(分两组,每组3人),其余学生观察:“大家仔细看,哪个队会赢?为什么?” 游戏结束后,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赢的队伍力气更大,因为推力和拉力不仅有方向,还有大小。力大的一方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对方移动)。”(板书:力有大小→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展示“拔河图”,学生判断谁赢了,巩固对“力有大小”的理解。 (四)联系实际,了解力的应用(8分钟) 1.学习詹天佑与“人”字形铁路(5分钟) 展示“人”字形铁路图,教师:“我国有一位伟大的铁路工程师叫詹天佑,他设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