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1132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460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湖北省,10月,答案,试卷,政治,检测
  • cover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以具体科学为前提,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 ②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物质武器 ③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人类早期农业布局呈现鲜明的“北粟南稻”特征:黄河流域气候相对干旱、土壤偏疏松,适合耐旱耐贫瘠的粟类作物生长;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源充沛且土壤黏重,利于喜温喜水的水稻种植。古人根据不同流域的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针对性选择种植作物,既保障了粮食稳定收成,也实现了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协调适配。这表明( ) A.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农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B.被动适应自然条件是早期人类农业实践的核心特点 C.作物品种的改良是推动早期农业布局调整的根本因素 D.人类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要受到自然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 3.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下列活动与恩格斯所言自由相符的是( ) ①古代某部落通过祭祀“雨神”祈求降雨,以缓解农作物干旱危机 ②工程师依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设计出高效节能的飞机机翼 ③某村庄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盲目砍伐山林改造耕地,最终导致水土流失 ④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团队根据火星大气环境、天体运行等规律,实现火星着陆与巡视探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花自古被赋予高洁、坚韧的文化意蕴,常以清雅傲骨的形象出现在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梅花耐寒性强且根系稳固,古人常在庭院、园林中植梅,既借其抵御风寒、固土护景,又营造“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山园小梅》)的雅致意境。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梅花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微粒,将其用于城市绿化与空气净化的生态治理。由此可知( ) ①梅花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思维对感性材料的能动加工 ②梅花耐寒、根系稳固的特性是古人利用其护景固土的前提 ③诗词中描绘的梅花意境源自作者对梅花的主观想象 ④对梅花具有吸附微粒特性的认识是人们开展生态治理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宣纸又称“千年寿纸”,由青檀树皮与沙田稻草等原料经特殊工艺制成,兼具吸墨性佳、纤维坚韧、耐虫蛀耐老化的特性。匠人们深谙宣纸“墨分五色”的吸墨机理与“久藏不腐”的材质优势,在其上挥毫创作书画作品,或用于古籍修复、文献装裱———通过控制运笔力度、调整装裱湿度,让宣纸既能精准呈现笔墨意境,又能长久守护文化遗存,使宣纸成为承载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 ) ①人们根据宣纸吸墨耐存的特性建立新的联系 ②对宣纸本质特性的认识在文化实践中不断被验证 ③宣纸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其自身的吸墨与耐存属性 ④书画装裱的工艺与湿度控制改变了宣纸的固有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古茶蕴韵,新茶焕彩,古今交融。从古代煮茶论道的瓷壶小盏,到现代便捷的袋泡茶、速溶茶,再到“一带一路”上茶文化交流的“茶路”纽带,品味一杯杯“茶”中,可以看见一个既传承传统又拥抱现代的中国,看见一个以文化之力深度链接世界的中国。这体现了( ) ①古代瓷壶小盏与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②“茶”是纽带,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联系 ③古代煮茶技艺流传至今,属于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