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杭三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3分) 1.结合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观沧海》一诗中“ , ”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 ”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 (4)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轻轻地翻开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 ① 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 )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hè ② 着的牧童的笛声( )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 ③ 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在语文的世界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可赏大河山川,万事万物自然之美景……通过阅读语文教材中的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使我们沉浸其中、回味不已。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彰显 分别 传输 B. 彰显 诀别 传递 C. 显示 分别 传递 D. 显示 诀别 传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3.阅读经典,助我成长。(6分) 名著中,很多人物都经历了思想觉悟的过程。请从《朝花夕拾》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其具体经历,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 二 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7分)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秋凉晚步 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4.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等具有秋天色彩的景物,引发了诗人的情思。 B.【甲】语言凝练,内容丰富,结构精巧,意蕴深远,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C.【乙】选取了绿池、荷叶等意象,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了生动的秋日画卷。 D.【乙】观察细致深入,肯定了前人悲秋的观点,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独特感悟。 5.两首诗歌都描写了秋天,但情感各有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俄而雪骤 ( ) ② 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④尊君在不 ( ) 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日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9.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文中人物聪慧睿智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韫和陈元方的聪慧睿智分别表现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