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2499

2025-2026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复兴学校高一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7124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试题,次月,第一,2025-2026,学年,历史
  • cover
高一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 1.西晋时期内迁的“五胡”中,不包括 A.匈奴 B.鲜卑 C.羯 D.回鹘 2.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监察制 3.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2019年)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古人类中,会种植农作物水稻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元谋人 4.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参见下图)一战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东风”指( ) 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 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 5.《新唐书 百官志》记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唐朝此制 A.民主政治色彩浓厚 B.保证了皇权独尊 C.确保中央集权加强 D.降低了行政效率 6.《吕氏春秋·审分》中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 ) A.铁犁牛耕促进社会大变革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井田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7.图反映了中国古代 A.君主专制的发展趋势 B.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 C.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D.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8.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文明的基础。下列哪一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A.巢居的盛行 B.聚落的发展 C.城市的出现 D.铁器的普及 9.《旧唐书》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陈,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举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材料反映杨绾 A.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 B.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 C.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 D.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 10.右图为秦朝的宫殿用砖拓片,其正面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从中能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国家一统 B.疆土辽阔 C.喜庆丰收 D.威声远播 11.唐贞观十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派黜陟使或观风俗使分巡。10道依山河形势划分,还不是行政区划。至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李隆基改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一变化( ) A.折射出唐朝强化集权的需要 B.反映了权力机构职能的变化 C.成为唐中期社会动荡的诱因 D.彰显了唐朝开放包容的风格 12.有学者认为,汉代采用“王霸道杂之”的统治方式,即“以经典为依据的道德教育”与“以法律为依据的外在管束”相结合。这一方式体现了 A.诸子百家思想的趋同性 B.儒家仁政思想的普适性 C.政治意识形态的现实性 D.法家治理意识的灵活性 13.汉初,吴、楚等七国叛乱时,吴王刘濞宣称:吴国坐拥铜山,寡人所铸金钱数量巨大,诸王如有需要,尽管开口。叛乱虽然很快被平定,但造成的破坏却不容小视。这反映出当时 A.盐铁官营触及诸侯王利益 B.中央集权的加强势在必行 C.地方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D.朝廷沿袭前朝制度政策失误 14.1324年,元泰定帝元年八月,“绘帝师八思巴像十一,颁各行省,俾塑祀之”。关于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理解正确的是 A.八思巴受成吉思汗委托创制而成 B.为拼写蒙古语所专用 C.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D.为畏兀体蒙古文的形成奠定基础 15.如图是北京某学校小张同学做的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朝代的权力分配示意图,但不小心破损了一部分。请根据所学判断这是 A.汉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B.隋唐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C.宋代地方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