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选必二·一轮复习 课标要求: 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商贸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一课 课标要求: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时空定位】 课标要求: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 地区 表现 古埃及 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古希腊 形成若干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 古罗马 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 一度垄断中国丝绸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阿拉伯 在亚欧非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广泛 2.世界商贸: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时期 表现 商 出现商人;商贸遍及统治区域和周边; 官府和贵族掌握商业 西周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格局被突破 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统一,促进全国商品流通 隋唐两宋 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繁荣;北宋商业十分发达,杭州、苏州等地是著名的商品集散地,东京是全国商业和交通中心;《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核心,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 3.中国商贸(国内贸易): ①商业突破时空限制 ②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贸 ③出现娱乐场所,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时期 表现 丝绸之路 古代贯通亚欧非的重要贸易通道。 中国丝绸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北(樱桃、杏从亚洲传入罗马); 欧洲中亚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葡萄、苜蓿、西域良种马传入中国) 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出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 官府在东南沿海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朝贡贸易 明清对朝贡贸易的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规定十分严格。 十三行贸易 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1757年,清政府仅限广州一处通商,由“十三行”代理(民间组织、垄断性质) 3.中国商贸通道(对外贸易): 4.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 思考:以丝绸之路为例,结合史实分析商业贸易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促进不同地区、国家间的交流,大大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对中国:通过海陆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国外优良马、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 对世界:中国丝绸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象征,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丰富当地人们的生活。 二、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 1.货币的发展 货币 中国 古埃及 西亚 古希腊 商朝已使用 公元前11世纪,开始用 公元前8-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 春秋战国: 秦: 汉: 唐: 宋: 明清: 特点: 贝等天然物 多元货币 半两 五铢钱 通宝钱制 铜钱、纸币 铜钱、纸币、白银 铜块、银块 金属铸币 金属铸币 1.重量、成色统一 2.刻有国王头像、复杂印章、印玺图案以防伪造 ①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便利商品交换和流通,扩大商业领域; ②成为财富的象征,催生拜金思潮; ③促使商业功能转化,从互补余缺到逐利增财 作用: 文明 概况 两河 流域 古埃及 古希腊 古中国 西周: 春秋: 南北朝: 唐朝: 宋朝: 明中期以后: 清朝: 2.信贷的发展 公元前22-21世纪,商人经营信贷,神庙、宫廷从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