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历史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表1所示为我国史前时期部分玉器的考古发现。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合理的是,中华文明 表1 考古发现 时期 发现地 玉质装饰品 距今约9000年 黑龙江小南山遗址 较为精美的玉坠等饰品 距今约8000年 内蒙古兴隆洼遗址 “C”形的玉龙、玉鸟和玉龟,以及双手并珑捧在胸前的 红山文化和安微凌 距今约5500年 玉人 家淮遗址 A.源头分散且开放包容 B.尊崇工匠且以玉为美 C.源远流长且一脉相承 D.载体丰富且内涵独特 2.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外交辩论,人们多赋诗言志,以委婉的言辞主张来崇尚礼仪。战国时 期,人们的用词则不拘一格,或言辞犀利、一针见血,或滔滔不绝,以寓言说理,如某策士以“鹬 蚌相争,渔翁得利”来说服赵王放弃攻燕,共御强秦。这一转变深刻反映出 A.传统政治秩序的崩遗 B.纵横家最受诸侯器重 C.诸侯会盟的频次增多 D.儒学“六艺”传承受阻 3.图1所示为南京某地出土的南朝古慕壁画“竹林七贤(曹魏西晋之际的名士代表)”(局部)。 图中人物散发祖胸,衣宽袖广,坐卧不拘礼法,演奏带有西域特征的乐器,追求飘逸出尘。这 幅画作可用于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 图1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A.士族政治的腐朽 B.主流思想的演变 C.丝绸之路的畅通 D.多元文化的交融 4.唐初的律法规定,“差遭之法,谓先富强,后贫弱,先多丁,后少丁…家贫单身,闲月(仅在农 闲时节服役)”“拣点(征召义务兵)之法,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这 反映出,唐初的法律 A.体恤困难群体 B.鼓励人口增殖 C.注重轻徭薄赋 D.要求均贫均富 5.宋太宗时,赵普两度被罢相,累计任职时间不超过5年,在其任职后期一改宋太祖时期的强硬 的风格,转而偏向迎合君王:沈义伦为相十年,被认为“但龌龊固宠,不能有所建明”:吕蒙正等 被宋太宗一手提拔起来的宰辅,个个奉行“将顺德美”。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A.宰相采取集体负责制 B.崇文抑武之风正盛行 C.专制皇权呈加强态势 D.选官制度弊端较明显 6.明代开封为河南省的省会所在地,也是周王(朱元璋第五子及其子孙)的封邑所在地。当时, 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云集开封。“纱帽”“女冠”在城中皆有专门的店铺,还出现了雇佣厨役、 搬运工等的专业劳务市场。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明代开封 A.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B.妇女社会经济地位提高 C,地处陆上丝绸之路要冲 D.官僚勋贵消费需求旺盛 7.图2、图3、图4所示分别为1841年、1885年、1894年清政府各类税收比重情况。对表中信息 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清朝 关税: 1841年各类税收比国 关税: 1883年各类税收比重 119% 厘金: 22% 0 盐深: 13% 明赋: 知赋: 厘金 489% 769% 19% 盐课:11% 田减 叁课■足金 关规 四故 鉴课圈座会 关统 图2 图3 1894年各类税收比重 关税: 30% 因赋: 43% 厘金:」 18% 盐课:% 阳赋 盐谋圆反余 吴税 图4 注:厘金是一种货物通过税,自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开始由地方政府征收并支配。 ①封建小农经济地位下降 ②日益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中央财政愈发入不敷出 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阻力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