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年级10月份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题,计45分) 1.汉初对公牍文辞书写的要求相对宽松,汉武帝时期,公牍文辞书写与创作多立足于儒学名理、义理而展开。诏令在沿袭秦代凌峻雄大文风的同时,也蕴含了温和冲谦的风格。这反映出汉代 A.严格遵循秦制 B.治国思想变化 C.文书管理严密 D.行政制度完善 2.表格为魏晋南朝时已入仕之正史传主出身统计。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朝代 已入仕之正史传主人数 出身寒门之人数 寒门人士所占百分比 曹魏 247 102 41.3 西晋 234 59 25.2 东晋 350 47 13.4 齐 119 15 12.6 梁 264 14 12.9 陈 46 7 15.2 A.传统选官制度名存实亡 B.社会阶层流动受到制约 C.统治集团实现权力重组 D.门阀士族威胁政权稳定 3.宋朝诗人汪洙在诗歌中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勉励儿童“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宋朝真宗皇帝也奉劝青年“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以上诗歌内容折射出宋朝的社会风气是 A.崇尚军功 B.重视文治 C.男尊女卑 D.开放自由 4.图市是金天德三年(1151年)山西屯留宋村墓中出土的“舜子耕田”图。图右侧墨书为:“舜子少亡母......孝感神明......天赐二象耕地,百鸟运耕,尧王知孝,乃禅位于舜。”这可用于说明金朝 A.儒学受迷信影响而僵化 B.佛释道三教思想的交融 C.“敬天保民”观念的流行 D.民间对道德教化的推崇 5.雍正元年(1723年),广东巡抚年希尧自称因怕结怨部臣,不敢上公开题本。雍正帝斥责他说:“前日又有一奏恐结怨部臣之言,难道你件件乱来,只要你与朕私自办理罢,不理众议?”“部中若有委曲你的事,如果理正,只管拿本来顶...(若)怕结怨部臣一句,将无理的事密奏了,指望朕乾纲独断,莫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雍正帝 A.维护官僚体系的法定权威 B.强调政务需经部臣预决 C.恪守集体决策的行政程序 D.加强军机处的中枢地位 6.下图所示形势的出现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该条约签订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英国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地主阶级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7.下图所示为1909年图画日报刊登的作品《武库失守》。配文是“天津城北之武库,为存储军械之地......遂为洋军占领。可携者携之,不可携者毁之,积二十年之军械,一朝丧尽,呜呼痛哉”。该作品可用以说明 A.民族危机推动反清思想发展 B.列强侵华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C.八国联军军事装备强于清军 D.历史追忆推动民族意识成长 8.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施的是总统制,总统为最高行政长官,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此时并无“总理”一职。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 A.适应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 B.提高政府的行政治理效能 C.完善分权制衡的运行机制 D.满足多党民主参政的需要 9.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B.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0.1949年2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向人民解放军发出一封电报,指出: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善于管理工业和商业,善于管理学校、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善于处理外交事务,善于处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问题......善于处理金融和财政问题。这封电报的发出和实践 A.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阶级基础 B.加速了三大战役的胜利进程 C.增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