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4024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 一叶知秋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21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2026,学年,教版,2024,美术,二年级
  • cover
第1课 一叶知秋 教学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指导,立足小学二年级学生 “对生活场景敏感、喜欢具象素材、爱动手创作” 的认知特点,围绕 “一叶知秋” 的核心主题,构建 “观察 — 感知 — 表达 — 升华” 的教学逻辑: 生活链接,感知秋意:从学生熟悉的 “秋天捡树叶” 生活场景切入,引导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秋叶,发现秋叶的色彩、形状、纹理变化,建立 “树叶是秋天的‘小信使’” 的认知,感受自然之美; 学生主体,实践赋能:以教材内容为依托,通过 “看教材、学方法、试创作” 的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索 “表现秋叶” 的简单美术方法(如涂色、拼贴、添画),在 “做中学” 中激发美术表现欲,落实 “美术表现” 与 “创意实践” 素养; 文化渗透,情感升华:结合 “一叶知秋” 的传统意象,引导学生理解 “一片树叶能反映秋天特征” 的文化内涵,让作品不仅是秋叶的 “画像”,更是对秋天的情感表达,实现 “审美能力” 与 “文化理解” 的双重提升,让美术课堂成为 “自然观察、艺术表达、文化感知” 的融合载体。 核心素养目标 图像识读:能观察并描述秋叶的色彩(如黄、橙、红、黄绿渐变)、形状(如掌状枫叶、扇形银杏叶、条形柳叶)、纹理(如网状叶脉、平行叶脉),识别教材中学生作品的表现方法(如涂色、拼贴、添画); 美术表现:能运用蜡笔、彩纸、固体胶等材料,通过 “渐变涂色、秋叶拼贴、添画场景” 等方法,创作 1 件表现秋叶或秋天氛围的作品; 审美判断:能说出秋叶的 “好看之处”(如颜色像晚霞、形状像小扇子),以及同伴作品中 “表现秋天最棒的地方”(如颜色涂得有渐变、拼贴的秋叶像小蝴蝶); 创意实践:能结合秋叶的特征(如形状、色彩),设计独特的表现方式(如把枫叶添画成 “秋天的小手掌”、用银杏叶拼贴 “秋天的小船”),不局限于教材示例; 文化理解:知道 “一叶知秋” 的含义(看到一片秋叶的变化,就知道秋天来了),感受秋天的文化意象(如秋叶象征丰收、思念),愿意用美术作品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秋叶的核心特征(色彩变化、形状差异、纹理细节); 2.指导学生用 “渐变涂色、简单拼贴” 等方法,表现秋叶的形态与秋天的色彩氛围。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通过秋叶的表现,传递秋天的 “氛围感”(如用暖色调表现秋天的温暖,用落叶背景表现秋天的宁静); 2.引导学生初步理解 “一叶知秋” 的情感与文化意义(不是单纯画树叶,而是通过树叶体现对秋天的感知)。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聊 “秋天的树叶”,引 “一叶知秋” 课题 1. 生活互动:分享秋叶回忆 师:小画家们,最近走在上学的路上、小区里,有没有发现树叶有变化呀?谁捡到过好看的秋叶?能跟大家说说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答示例:“我捡了枫叶,是红色的,像小手掌,边缘有锯齿”“我捡的银杏叶是黄色的,像小扇子,摸起来滑滑的”“我看到有的树叶一半黄一半绿,像穿了花衣服”)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树叶从绿色变成黄色、红色,有的还会慢慢掉下来,这些都是秋天到来的信号,对不对? 2. 教材导入:看 “秋天的画面” 师:美术书里也藏着秋天的树叶呢!请大家翻开美术书第 12 页,看看左图 ——— 图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周围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翻书观察,1 分钟后)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答示例:“图里的小朋友在公园捡树叶,地上有好多黄树叶、红树叶”“树上的叶子有的绿有的黄,风一吹,树叶往下掉”) 师:没错!这就是秋天的公园,树叶的颜色变得五彩缤纷,一片树叶掉下来,我们就知道秋天来了,这就是 “一叶知秋”(板书课题:一叶知秋)。再看教材第 12 页右图,这是一位小朋友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