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 共20分) 1.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国: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其中被誉为“尼罗河的赠礼”的是( ) A.古代中国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2.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下列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发明楔形文字 C.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D.建造麦加清真寺 3.在古印度,佛教在吸收信徒时不作出身限定,无论是上等种姓还是下等种姓,只要有意愿学习佛法,都可以成为佛门弟子。这种做法( ) A.根源于直接民主传统 B.打击了贱民阶层利益 C.维护了贵族政治特权 D.冲击了种姓等级制度 4.观察下侧地图,以下文明成就诞生于该地区的是( ) A.象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荷马史诗》 5.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古代亚非文明”这一主题,准备在公众号推送一篇文章,请为其选一幅合适的配图( ) A.B.C.D. 6.“如果一个自由民打掉了另一个与其社会同等相同的自由民的牙齿,那么他的牙齿也应该被打掉,他打掉的一个平民的牙齿,他需要赔偿三分之一的银子”,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 A.宣扬君权神授 B.关注百姓生计 C.强化男性权威 D.维护等级差别 7.《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这说明该法典( ) A.强化集权统治 B.维护贵族利益 C.强调公平正义 D.保护商业发展 8.某地区古老诗集中有这样的描述:“婆罗门是原人的嘴,他的双臂成为刹帝利,他的双腿成为吠舍,从两足生出首陀罗。”这有助于我们了解( ) A.佛教创立 B.雅典民主政治 C.种姓制度 D.罗马法 9.《汉谟拉比法典》对借贷利率有明确规定,商人若以谷物放贷,利率不超过33.3%,若以白银放贷,利率不超过20%。如果商人违反规定,则会丧失其所贷之物。上述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严惩犯罪行为 B.确立私有制度 C.规范经济秩序 D.维护贵族利益 10.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的是( ) A.斯巴达克起义 B.黄巾起义 C.大泽乡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下列最适用于研究“古代埃及”的第一手史料是( ) A.百家讲坛《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 B.历史遗迹吉萨金字塔群 C.出土的楔形文字石板 D.历史著作《古代埃及史》 12.“1世纪,随着军事扩张,凭借税收、贡物、掠夺以及其他手段,地中海地区大量的商业利润流进了▲城,为该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基础。”“▲城”的发展得益于( ) A.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 B.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C.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查士丁尼一世的统治 13.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据此可知,该“帝国”( ) A.封闭自守、经济落后 B.横跨三洲、交通便利 C.农业萎缩、民生凋敝 D.混战不断、走向分裂 14.“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要纳税,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由此可见古代印度( ) A.物质文明灿烂 B.外族势力强大 C.社会等级明显 D.实行民主政治 15.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做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 A.公民没有法制意识 B.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C.民主政治走向没落 D.民主法制有一定局限 16.“公民大会所通过的法令都刻在石碑上,然后公布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