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4280

第八单元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课件 学案)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6063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抗战,历史,第八,纲要,中外,必修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 程 目 标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夯实基础 铺垫核心 知识点一 局部抗战 日方 中方 形势     事变 ①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 ②共产党: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一·二八事变 爱国军人:十九路军抵抗 ——— 华北事变 (华北自治运动) ①学生:      运动。 ②共产党:“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 促进中华民族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 中共促成     和平解决 全国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知识点二 全国抗战的开始 开端 七七事变,全国抗战开始 政治 ①中共洛川会议,标志      路线形成。 ②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形成 军事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概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是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全国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制定的路线和策略。 形成过程: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1935年瓦窑堡会议(党内确立)→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建立)→1937年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最终形成)。 原因分析:根本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积极推动。 知识点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政治 “     ———:扶植傀儡政权,如建立汪伪政府 经济 “     ———:进行经济掠夺,如“粮食统制” 军事 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治安强化运动”“扫荡”,轰炸重庆 其他 实施细菌战,如731部队;推行“慰安妇”制度 规范思维 培养能力 主题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 【思考点】 为什么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 2. 【学思之窗】 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人民的态度 一、提前召集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全国上下一致遵守政治纲领,俾全国各阶层力量,能迅速集中,各方政治意见能彻底融洽,以树立政府之坚实抗战基础。 二、实现最低限度之民主政治,以增强人民对政府之信赖,并使人民得以自由发挥其抗战能力。 ………… 七、对广大战区中之劳苦人民,自由职业者,中小手工业者,失业公务人员等须有妥善之救济方法。 八、除汉奸外,宜从速开释全国政治犯,并取消以前有碍民众运动之各项特殊条例。[《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对国民党提出的八大政治主张》(1937年7月10日)] 阅读这段史料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中间政派的抗战主张。 3. 【问题探究】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抗日态度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周恩来选集》]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