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4317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8433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二模,历史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器作为礼器,其类型和数量反映( ) A. 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B. 中华早期文明多元一体 C. 权力大小和严格的等级 D.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C项正确;虽然商周农业技术有所发展,但题目聚焦“青铜器作为礼器”的功能,与农业生产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尽管青铜文化在黄河流域形成核心,但题目未涉及不同区域文明的交融,排除B项;商周青铜铸造技术固然高超,但题干强调的是礼器的社会功能,而非技术本身,排除D项。故选C项。 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反映秦始皇( ) A. 实现国家统一 B. 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 C. 以法治国思想 D.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统一度量衡(一法度衡石丈尺)是指统一了全国的计量标准,便于经济交流和管理。车同轨是指统一了车辆的轮距,便于交通和运输。书同文字是指统一了文字,便于文化传播和政令推行。这些措施都是在国家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而实施的,B项正确;材料措施是统一后巩固政权的措施,不是实现国家统一,排除A项;秦始皇是实行以法治国思想,但材料体现的是巩固政权措施,与思想方面不符,排除C项;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体现在确立郡县制等方面,与材料信息不符,统一文字、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3.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汉族人民则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至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 ) A. 各民族的大交融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华夏认同的观念 D. 铁器与牛耕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汉族人民则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北方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术,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服饰等,至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A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措施,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是指华夏族以外的民族对华夏族的认同,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铁器与牛耕技术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0 17.2 24.5 46.1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占比不断提高,这主要是由于( ) A.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C. 科举制度创立与完善 D.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可知材料体现了从隋朝开始入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