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4326

第十单元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课件 学案)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817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第十,学案,纲要,中外,必修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课 程 目 标 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夯实基础 铺垫核心 巨大成就 具体表现 综合国力 不断提升 ①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      。 ②20世纪90年代: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③进入21世纪: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祖国统一 大业不断 推进 ①确定方针:“     ———。 ②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③两岸关系: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汪辜会谈→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两岸“三通” 国际影响力 不断扩大 方向:为      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①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如中美建交、中苏关系正常化。 ②世纪之交: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如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进入21世纪: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如建立金砖国家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 【概念】 综合国力 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拓展】 “一国两制”的特点 时代性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 创新性 允许与自己不同的或对立的社会制度存在 示范性 为和平处理遗留问题提供借鉴 原则性 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归纳】 现代中国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的原因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生产力的进步 国家政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改革开放 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秩序安定 思想引领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国际形势 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 人民力量 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规范思维 培养能力 主题 新时期的伟大成就 1. 【探究】 对外贸易发展 30多年来,对外经济开放在坎坷中走向前进,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2 072亿美元,而1978年进出口总额为355亿美元。随着我国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超过90%,改变了用大量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品的不利贸易局面。特别是2001年以来,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高新技术产品比重逐渐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提高到2008年的29.1%,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曹令军《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 【学思之窗】 港澳发展 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对原产于香港、澳门的进口货物实施零关税;内地扩大对香港、澳门的服务贸易开放领域;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此后又签署多个补充协议。 想一想,这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及实施,对深化内地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起到怎样的作用 3. 【探究】 外交发展 学者 观点 简三强 (美国) 邓小平外交思想主张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要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立场 贝迪 (新西兰) 在邓小平外交思想里,“所有可能的渠道都要用来促进国际交流和互动”,而不像以前那样“受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束缚” 据此推知邓小平外交思想体现了什么特点 (2025南京期末)1998年,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30余万人民解放军与武警部队官兵参加抗洪斗争,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冲不垮的坚强大堤。在同洪水的搏斗中,党和人民铸就的抗洪精神内涵是 (  ) A.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B. 独立自主、奋力拼搏 C. 自力更生、砥砺前行 D.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2025东莞期末)2007—2010年,中国财政总支出年增长21.63%,基本民生事项总支出增长24.7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