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4488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畅游家园 教学设计(1)

日期:2025-11-0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4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2026,单元,教学设计,家园,畅游,4课
  • cover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畅游家园》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水墨游家园》单元的第二课时,承接前课《水韵墨趣》的水墨基础技法(浓淡墨、中锋侧锋),聚焦 “家园元素整合” 与 “水墨空间表现”,对应教材第 22-25 页内容。 教材以 “畅游” 为核心线索,第 22 页单元主题延伸图《水墨家园全景》展现完整家园场景:近景用浓墨画矮墙、栅栏,中景用中墨画房屋、果树,远景用淡墨画远山、云朵,小路从近景延伸至中景,形成 “可游走” 的视觉路径;第 23 页 “家园元素组合示意图” 拆解场景构成(主体元素:房子 / 树;辅助元素:小路 / 小花 / 秋千;氛围元素:云朵 / 远山),标注 “近浓远淡” 的墨色运用规律;第 24-25 页呈现 3 幅学生作品范例:《我家的小院子》(用侧锋画院子围墙,中锋画院内小路)、《社区里的滑梯》(淡墨画背景楼群,浓墨画前景滑梯)、《村口的老槐树》(干墨画树干纹理,湿墨画树叶),每幅作品附 “创作小贴士”(如 “小路要画得有弯曲感,像在引导我们走进去”)。 教材编排遵循 “观察 — 拆解 — 模仿 — 创造” 的逻辑,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 “从局部到整体” 的认知特点,既巩固前课技法,又引导学生将水墨语言与生活场景结合,体会 “艺术表现生活” 的乐趣,为单元后续 “创意水墨家园” 创作奠定基础。 2. 核心素养目标 图像识读 能识别教材第 22 页《水墨家园全景》中的近、中、远景元素,说出 “近景墨浓、远景墨淡” 的特点; 能通过教材第 23 页 “元素组合示意图”,理解 “主体元素(房子)放中间、辅助元素(小路)绕周围” 的布局方法。 美术表现 能运用浓、淡、干、湿墨,画出包含 “主体(1 个家园核心景物)+ 辅助(2-3 个搭配景物)” 的完整家园场景; 能尝试用 “小路、线条” 引导视线,体现 “畅游” 的动态感(如小路从画面下方延伸到房子门口)。 审美判断 能说出自己作品中 “让画面有畅游感的地方”(如 “我画的小路能走到房子里,像真的在逛家”); 能观察同学作品,指出 “墨色运用好” 的细节(如 “他近景的树用浓墨,远景的山用淡墨,看起来很远”)。 创意实践 能在教师引导下,添加个性化家园元素(如 “给院子画秋千”“给小路画小花”),让场景更生动; 能尝试用 “干墨点苔、湿墨晕染” 的方法,丰富画面细节(如用干墨点画小路石子,湿墨画云朵)。 文化理解 进一步了解水墨 “近浓远淡” 表现空间的传统方法,知道这是中国水墨画的独特技巧; 感受水墨绘画 “用简单墨色表现丰富生活场景” 的魅力,增强对传统美术的喜爱。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家园场景的基本布局:主体元素(如房子、大树)放在画面中间或偏上位置,辅助元素(如小路、小花)围绕主体摆放; 2.运用 “近浓远淡” 的墨色规律,区分近景、中景、远景(如近景用浓墨画栅栏,远景用淡墨画远山)。 教学难点 控制辅助元素的数量和大小,避免 “元素太多挤在一起” 或 “元素太小看不清”; 用 “线条、景物走向” 体现 “畅游感”(如小路弯曲不僵硬,云朵顺着小路方向画),让画面有 “能走进去” 的空间感。 4. 教学过程(含教材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忆前课 盼畅游(衔接旧知,激发兴趣) 教材内容回顾与延伸 教师展示教材第 22 页(单元主题延伸图《水墨家园全景》),对比前课教材第 18 页《水墨家园一角》:“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画了家园的小角落(如矮墙、小花),今天教材第 22 页有一幅完整的家园图,看看和之前的‘一角’有什么不一样?” 师生互动 生(观察后答):“这幅画有很多东西!有房子、树,还有小路!”“远处还有山,颜色很淡!” 师:“大家发现了吗?这幅画能让我们‘看到整个家园’,甚至想沿着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