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分子间作用力 1.下列关于范德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B.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问题 C.任何分子间在任意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 D.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 2.下列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克服了范德华力的是( ) A.氯化钠熔化 B.晶体硅熔化 C.碘升华 D.氢氧化钠熔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是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B.氢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C.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AsH3>PH3>NH3 D.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分子中氢氧键键角是104.5° 4.下列物质分子内和分子间均可形成氢键的是( ) A.NH3 B. C.H2S D.C2H5OH 5.下列几种氢键:①O—H…O;②N—H…N;③F—H…F;④O—H…N。氢键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 A.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B.氨气极易溶于水 C.SbH3的沸点比PH3高 D.在水中的溶解度: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 7.“碘伏”又叫“聚维酮碘溶液”。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维酮碘中不含不对称碳原子 B.聚维酮碘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氢键等化学键 C.聚维酮碘易溶于水的原因是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D.分子中的含N五元环一定是平面结构 8.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N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O2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CH3CH3、CH3CH2CH3、(CH3)2CHCH3、CH3CH2CH2CH3的沸点逐渐升高 9.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 B.乳酸[CH3CH(OH)COOH]分子中存在一个不对称碳原子 C.H2O比H2S稳定是由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D.实验测定,接近100 ℃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这与水分子的相互缔合有关 10.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3NH3+3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中C、N、O原子采用相同的杂化方式 B.三聚氰胺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该反应的四种物质的分子均能形成氢键 D.除三聚氰胺外,其他三种物质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H2O>NH3>CO2 11.人们熟悉的影片《蜘蛛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能飞檐走壁、过高楼如履平地的蜘蛛侠,现实中的蜘蛛能在天花板上爬行自如,蜘蛛不会从天花板上掉下的主要原因是( ) A.蜘蛛的脚尖端锋利,能抓住天花板 B.蜘蛛的脚上有“胶水”,从而能使蜘蛛粘在天花板上 C.蜘蛛脚上的大量细毛与天花板之间存在范德华力,这一“黏力”使蜘蛛不坠落 D.蜘蛛有特异功能,能抓住任何物体 12.下列两组命题中,乙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甲组中的命题加以解释的是( ) 选项 甲组 乙组 A H—I键的键能大于H—Cl键的键能 HI比HCl稳定 B H—I键的键能小于H—Cl键的键能 HCl比HI稳定 C H2S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H2O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H2S的沸点 比H2O的高 D 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小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HI的沸点 比HCl的低 13.关于NH3性质的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性质 解释 A 比PH3容易液化 NH3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更大 B 熔点高于PH3 N—H键的键能比P—H大 C 能与Ag+以 配位键结合 NH3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 D 氨水中存在N NH3·H2O是离子化合物 14.水分子间存在一种“氢键”作用力(作用力介于范德华力与化学键之间),彼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