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5990

第2章 微项目 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检验(课件 学案)高中化学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11-1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21490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化学,高中
    微项目 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检验 ———应用配合物进行物质检验 课程 标准 1.了解金属离子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配合物,许多配合物都具有颜色;知道可以利用形成的配合物的特征颜色对金属离子进行定性检验。 2.了解配合物的稳定性各不相同,配合物之间可以发生转化;知道如何在实验过程中根据配合物的稳定性及转化关系选择实验条件 项目活动(一) 补铁药片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 1.Fe2+的性质 (1)Fe2++2OH-Fe(OH)2↓(白色); (2)Fe2++2SCN-Fe(SCN)2(无色); (3)Fe2++K++[Fe(CN)6]3-KFe[Fe(CN)6]↓(蓝色); (4)Fe2+易被强氧化剂氧化。 2.Fe3+的性质 (1)Fe3++3OH-Fe(OH)3↓(红褐色); (2)Fe3++3SCN-Fe(SCN)3(红色); (3)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 (4)Fe3+遇苯酚()溶液显紫色。 【实验用品】   琥珀酸亚铁片、KSCN溶液、稀盐酸、新制氯水、研钵、试管、烧杯、胶头滴管。 【实验方案】   (1)溶解固体样品 取几粒琥珀酸亚铁片,将其在研钵中研成粉末状,然后将粉末溶于稀盐酸中。 (2)Fe2+、Fe3+的检验 ①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 mL琥珀酸亚铁溶液,滴加少量KSCN溶液,观察颜色,然后再加入新制氯水,振荡,静置,观察颜色变化。 ②现象: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但是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显浅红色),再滴加新制氯水后,溶液变为红色。 ③结论:琥珀酸亚铁中含有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交流讨论】 1.在做Fe2+的检验的实验中,加入KSCN溶液后,有些同学在未加新制氯水的情况下,观察到溶液也显红色,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用同一批药片,做Fe3+的检验的实验时,老师将所有同学分成两组,一组用蒸馏水溶解琥珀酸亚铁片形成悬浊液,一组用盐酸溶解琥珀酸亚铁片形成悬浊液,结果用蒸馏水的一组未见红色,而用盐酸的一组看到了红色,这是什么原因? 3.有小组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补铁剂后发现溶液褪色,能否说明补铁剂中含Fe2+? 1.不同价态的铁的检验 (1)Fe2+的检验方法 ①方法: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变成红色溶液。 ②发生的反应: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红色)。 (2)Fe3+的检验 ①方法: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②反应:Fe3++3SCN-Fe(SCN)3(红色)。 (3)注意事项 ①用SCN-检验时,在pH>3时,SCN-无法竞争到Fe3+,故不会变色;当pH<3时,OH-浓度很小,这时SCN-会与Fe3+结合而使溶液变红色,故检验Fe3+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②Fe2+和Fe3+最好都用形成配合物的方式进行检验,否则很容易产生误差。 2.探究陌生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基本思路 在遇到陌生现象寻找其发生的原因时,可以按下列思路进行:列出体系中存在的微粒→逐一判断每一种微粒是否有可能是影响因素→筛选出潜在的影响因素→作出解释、提出猜想→进一步设计出控制变量的实验,检验猜想的合理性,确认影响因素。 1.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酸性KMnO4溶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2.配合物Na3[Fe(CN)6]可用于离子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配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B.配离子为[Fe(CN)6]3-,中心离子为Fe3+,配位数为6 C.1 mol配合物中σ键数目为12NA D.该配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易电离,1 mol该配合物电离得到阴、阳离子的数目共4NA 3.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可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图: 请回答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