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6645

第2单元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基础篇)(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5-11-12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542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不等式,解析,原卷版,基础,方程,函数
    第2单元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基础篇) 基础知识讲解 一.不等式定理 【基础知识】 ①对任意的a,b,有a>b a﹣b>0;a=b a﹣b=0;a<b a﹣b<0,这三条性质是做差比较法的依据. ②如果a>b,那么b<a;如果a<b,那么b>a. ③如果a>b,且b>c,那么a>c;如果a>b,那么a+c>b+c. 推论:如果a>b,且c>d,那么a+c>b+d. ④如果a>b,且c>0,那么ac>bc;如果c<0,那么ac<bc. 二.不等式大小比较 【技巧方法】 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 (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 (3)分析法; (4)平方法; (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 (8)图象法.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 三.基本不等式 【基础知识】 基本不等式主要应用于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及证明不等式.其可表述为:两个正实数的几何平均数小于或等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公式为:≥(a≥0,b≥0),变形为ab≤()2或者a+b≥2.常常用于求最值和值域. 四、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基础知识】 1、求最值 2、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3、基本不等式与恒成立问题 4、均值定理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 【技巧方法】 技巧一:凑项 需要调整项的符号,又要配凑项的系数,使其积为定值. 技巧二:凑系数 遇到无法直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解,但凑系数后可得到和为定值,从而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 技巧三:分离 技巧四:换元 一般,令t=x+1,化简原式在分离求最值. 技巧五:结合函数f(x)=x+的单调性. 技巧六:整体代换 多次连用最值定理求最值时,要注意取等号的条件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错. 技巧七:取平方 两边平方构造出“和为定值”,为利用基本不等式创造条件. 总结我们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变形技巧,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基本不等式. 五.二次函数的性质 【基础知识】 二次函数相对于一次函数而言,顾名思义就知道它的次数为二次,且仅有一个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它的一般表达式为:y=ax2+bx+c(a≠0) 【技巧方法】 ①开口、对称轴、最值与x轴交点个数,当a>0(<0)时,图象开口向上(向下);对称轴x=;最值为:f();判别式△=b2﹣4ac,当△=0时,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0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无交点. ②根与系数的关系.若△≥0,且x1、x2为方程y=ax2+bx+c的两根,则有x1+x2=, x1 x2=; ③二次函数其实也就是抛物线,所以x2=2py的焦点为(0,),准线方程为y=,含义为抛物线上的点到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 ④平移:当y=a(x+b)2+c向右平移一个单位时,函数变成y=a(x﹣1+b)2+c; 六.一元二次不等式 【基础知识】 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它的一般形式是 ax2+bx+c>0 或 ax2+bx+c<0(a不等于0)其中ax2+bx+c是实数域内的二次三项式. 【技巧方法】 (1) 当△=b2﹣4ac>0时,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实根,那么ax2+bx+c可写成a(x﹣x1)(x﹣x2) (2) 当△=b2﹣4ac=0时,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仅有一个实根,那么ax2+bx+c可写成a(x﹣x1)2. (3) 当△=b2﹣4ac<0时.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没有实根,那么ax2+bx+c与x轴没有交点. 二.不等式的解法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 步骤:正化,求根,标轴,穿线(偶重根打结),定解. 特例: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ax>b解的讨论; 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解的讨论.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 (3)无理不等式:转化为有理不等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