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7337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83张PPT) -2025-2026学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3115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纲要,历史,中外,必修,复习
  • cover
(课件网)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价值引领 课标要求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就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背景和原因,得出了以下认识: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主要成果及启示》 中外历 史纲要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选择性 必修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CONTENTS 知识为基·教材融会 一 能力为重·主题突破 二 考情研析·考教衔接 三 课时训练·跟踪检测 四 一 知识为基·教材融会 整合发掘,加深知识理解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 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①人类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②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 用火。 (2)新石器时代: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 ①分布特点: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②文化遗存 时期 代表 分布 概况 距今约1万年前 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距今约 7 000 至5 000 年前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地区 农业: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手工业:彩绘陶器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农业:种植水稻。 手工业:养蚕缫丝技术 距今约 5 000年 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 手工业:黑陶,被称为“蛋壳陶” 红山文化 辽河上游 出土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 模的祭坛和神庙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2. 社会组织和劳动工具 (1)社会组织 阶段 概况 原始人群 母系氏 族社会 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父系氏 族社会 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①农业:河姆渡遗址出土石制农具;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铸造的农具数 量有限。 ②手工业 纺织业: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 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陶瓷业:人们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来制造陶器;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 地区采用坯车制坯。 冶金业:距今5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2)劳动工具 二、从部落到国家 1. 部落联盟 (1)三皇: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重。 (2)华夏始祖: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 始祖。 (3)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 种做法称为“禅让”。 (4)万邦时代: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 邦国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 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 后,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国家管理 夏王 是最高统治者 中央 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 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 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 遗存。 (4)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汤兵讨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 夏朝灭亡。 三、商和西周 1. 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