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讲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中的内容要求 “选择性必修”的内容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1.了解秦朝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秦朝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3.了解秦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经典试题改编 基础 满分练 课前 自检自测·回归教材 任务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社会治理 1.(2024湖北卷,2)《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令皆明焉,以为恒。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这表明秦朝延续秦国 国策。[命题点 ] 耕战 2.(2024广东卷,17)大约抄写于秦灭六国前的秦简《法律答问》记载,里典(里正)和里老共同负责里中的户口、赋税和治安。其中,里典被称为“率敖”,指乡里豪强财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最迟抄写于秦灭六国前后且晚于《法律答问》的秦简《尉卒律》规定,“置典、老,必里相谁(推)”,且典、老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 思考:材料中里典和里老任命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豪强担任转变为 ,主要目的在于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 。[命题点 ] 由里中推举年长且无爵位者担任 中央集权 命题情境创设 3.《中国历史通论》记载,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与秦以后“大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这一政治变局指什么 [命题点 ] 4.阅读“里耶秦简户籍簿”(“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页)的释文等。指出秦朝建立户籍制度的目的及特点。“里耶秦简户籍簿”的出土有何史料价值 [命题点 ]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目的:征发赋役。特点:实行分类登记,较为完备。 史料价值:为研究秦朝户籍制度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手史料。 5.传统观点认为:“焚书坑儒”虽粗暴,但起到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人提出“焚书坑儒”虽对统一思想、巩固政权有一定的作用,但手段毒、效果微、不良影响久远。这可以用来说明史学研究的什么特点 [命题点 ] 6.秦以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有何区别 [命题点 ] 学术争辩和时代发展能够推动史学研究。 “律”是定罪量刑的刑法典,“令”是行政制度与规则。 高考真题回归 7.(2023浙江卷,3)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命题点 ]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B 解析:据材料“海内为郡县”“天下……于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动荡,秦统一六国,在地方设郡县,在中央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故选B项;“终结”说法错误,分封制度在之后的朝代中仍有实行,排除A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排除D项。 8.(2023天津卷,2)秦朝灭亡后,项羽在具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取得咸阳后没有称帝,而是分封诸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他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遂率部东归。这主要反映了项羽( )[命题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