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8044

湖南省长沙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2274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南省,试题,答案,扫描,历史,长沙市
    3 历 史 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n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 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E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亚洲水稻的起源,20世纪的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时间 栽培水稻起源地 起源时间 认识 30年代 印度(苏联遗传学主张) 距今9000年 印度起源传入中国 装 70年代 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 距今7000多年 冲击印度说 80年代 湖南澧县彭头山考古 距今9000多年 中国是原产地之一 湖南道县玉蟾岩考古 稻作起源多元,中国早于 90年代 距今10000多年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考古 印度 这种认知变化表明 A.中国是世界水稻的唯一源头 B.湖南省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C.考古不断丰富人们历史认识 D.农业革命引领旧石器时代 2.有学者指出汉朝土地剥削制度造成的“民生之艰辛”直接导致了汉朝人 口的严重缩减,并提出证据“东汉初年人口降至2100.78万人,为西汉鼎 盛时期的三分之一。”这一认识 A.忽视了新朝巨大动荡 B.表明土地私有阻碍人口增长 C.体现了史料实证精神 D.立足于历史解释的深刻分析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3.485年十月,北魏冯太后颁布均田诏令。486年初,内秘书令李冲上疏, 首倡实行租调制和检查户口、征派赋役的三长制,但多数人主张徐徐图 之。冯太后二月下诏,要求迅速推行三长制和租调制,这样做主要是 为了 A.配套均田制实施 B.加强中央集权 C.树立个人的权威 D.推行汉化政策 4.723年,唐朝从关内招募到军士十二万人,充当卫士。737年,又根据边 防需要,“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召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 恤”。这些改革 A.加强了边疆的军事力量 B.使劳动人民负担有所减轻 C.反映出羁縻制度的困局 D.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5.北宋词人柳永屡试不中,乃流落京华,他大量利用民间曲调,从平民的真 实感受出发,描写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柳词风靡北宋,“传播四方”,为 社会各阶层人士喜欢,“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词风靡一时的时 代背景是 A.书院制度成熟 B.宋金对峙 C.市民阶层兴起 D.理学兴盛 6.明初全国推行里甲制度,意图在保证赋役稳定的同时建立一个相对封闭 的稳定社区,从而“甲首上有里长,里长上有县令”。明后期,朝廷“许民 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宗祠遍天下”,宗族祠堂逐渐成为宗族成员集体活 动、族长发号施令的地方。这一变化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可保障国家赋役的稳定 C.恢复了宗法制度 D.有助于基层自治与救济 7.1862年,面对弟弟曾国荃要求装备洋枪,曾国藩说:“制胜之道,实在人 而不在器”。1863年,曾国藩写信给弟子李鸿章:“洋枪风气开自尊处与 舍弟营。今各营纷纷请领不可遏止。…敬求惠协二千杆”,并委派容 闳赴美国采购机器。曾国藩的这一变化 A.源于太平天国运动压力 B.意味着洋务新政终于起步 C.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诉求 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放弃 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批评“革命军起,革命党———观点,提出 两大任务:改组国民党;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这一认识 A.凸显出新三民主义主旨 B.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 C.是辛亥革命经验的总结 D.基于国民革命的成功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卷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解析】随着不断地考古发现,人工栽培水稻发现的时间越来越久远,人们的认识也相应发生变化,故答案 选C。水稻起源多源,非洲自古就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