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 B2. C3. B4. D5. A6. D7. A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古诗阅读(8分) 8. 示例:在桑树遍野的田野里,(我)走近耕作的农人,和他们交谈;(又)拿着锄头,跟随牧童一起放牧。(4分) 9. 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新的一年丰收的期盼之情。(4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10.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2分) 11. D(3分) 12. (1)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3分) (2)有个友人给他写信,他却不能回复,就向洪仲请教,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3分) 13. C(3分) (三)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4. ①弹琴复长啸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 ③双袖龙钟泪不干 ④惟解漫天作雪飞 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三、名著阅读(6分) 15. C(3分) 16. 示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为寻找失踪的父亲,在邓肯号游船船长等人的帮助下,历经艰险,最终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父亲的故事。(3分) 四、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阿长与〈山海经〉》选段阅读(16分) 17. D(3分) 18. 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2分) 19. 不好。原句“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体现了时间的跨度,“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更能突出阿长买到书后的急切与喜悦,表现出她对“我”的关爱;改句则显得平淡,失去了原句的情感表达效果。(4分) 20. 抒情;抒发了作者对阿长的感激、怀念与祝福之情。(4分) 21. B(3分) (二)《契合与超越———王佐良先生的学术人生》阅读(14分) 22. 示例:(1)求学与报国之路 (2)学术贡献与影响(4分) 23. 用王佐良居住环境的狭小、简陋与他怡然自得、积极进行学术研究的状态作对比,突出了他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与专注,以及在平凡中见优卓的品质。(4分) 24. 链接材料引用歌曲,突出了邓稼先作为中国男儿,有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与奉献精神;选文第⑩段引用诗歌,体现了王佐良虽感老之将至,但仍心怀对学术和民族发展的追求与期盼,表达了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6分)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202504)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本次考试设置书写质量分,请规范你的书写。 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 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 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 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表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 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 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 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瑕及此。闻先生的书来,零乱不堪, 众物腾怨,闻先生心猿意马,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 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 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1.文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宝藏 锲而不舍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