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9297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69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月月,解析,试题,历史,海安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10月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试题分数: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5分) 1.(本题3分)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发现了苍耳、草木樨、粟、黍、稻、豆,以及桑树、桦树和柏树等多种植物集中起来的种子化石。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陶寺一带( ) A.是粟等农作物的发源地 B.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得到发展 C.人们生存条件得到改善 D.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已形成 2.(本题3分)春秋初年,北方赤狄部落大举进攻中原华夏国家,曾一度大败邢国(位于今河北邢台),并攻破卫国国都(位于今河南淇县)。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出兵救援邢、卫两国,史称“存邢救卫”。该事件体现了( ) A.鲜明的华夏族群意识 B.诸侯争霸战争的激烈 C.齐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D.中原文明的日趋衰落 3.(本题3分)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载:“自晋宋以来,洛阳为荒土,至魏孝文帝迁都,复为帝都。此时城中胡商云集,胡饼、胡饭遍街叫卖;汉族士大夫亦喜着鲜卑帽、鲜卑靴,时人谓之胡风盛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鲜卑族文化汉化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4.(本题3分)唐代史料载,女诗人菲诗与名士唱和且入幕府办公:敦煌文书提到女子可“和离”、自主择偶。此外,长安西市约90%的店铺由女性经营,时人称其能,这些现象揭示出唐代( ) A.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B.男女的社会地位趋向平等 C.伦理道德受到冲击 D.女性活跃于经济文化领域 5.(本题3分)唐代两税法规定“夏秋征税,户视纳钱、地税纳粟麦”,但民间多是实物交易,农民需变卖谷物换钱缴税。宪宗时“谷贱钱贵”,农户缴纳等税钱需多卖两倍粮食;部分农户改种桑麻售卖换钱,甚至弃农经商,民间“农闲经商者日增,集市渐繁”。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B.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D.农村与市场联系加强 6.(本题3分)苏辙在其诗作《襄阳乐》中描写了江浙一带的百姓在襄阳一带耕种的情形:“里人(本地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泽中多水原上干,越人为种楚人食。”,从该诗可知( ) A.人群对自然环境精准利用 B.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域迁移 C.襄阳地区农耕技术的领先 D.稻麦复种制已经相当普及 7.(本题3分)雍正五年(1727年)六月,中央司法机构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驳回了一件由河南巡抚田文镜上报的死亡案。雍正下旨“嗣后凡督抚咨文到部,而各部驳诘非理者,准该督抚密折奏闻”。雍正此举意在( ) A.提高朝廷治理效能 B.整顿司法监察体系 C.明确各级官员职责 D.改革行政中枢制度 8.(本题3分)清代规定钱粮的征收须铸成统一的五十两元宝,这个过程被称为“倾镕”。在倾镕中经常会产生损耗,并且会出现成色不足的“帑银”甚至“假银”。而清政府对倾镕监管不足,允许州县自行倾镕,保证财税收入即可。这一现象会导致( ) A.清代财政权下放地方 B.白银货币化程度加深 C.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 D.人民的税收负担加重 9.(本题3分)1866年,香港英文报刊《德臣报》刊载《北京地图简图》,它是西方第一份涉及北京的旅游指南,标注了英、法、俄、美等国公使馆,还特别标识了总理衙门、大清海关衙门及“卖书街”、“卖画街”等地点。这折射出( ) A.中西文化彼此交流互鉴 B.晚清外交体制完成转型 C.旅游信息成为新闻焦点 D.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10.(本题3分)下图是位于爱琴海圣托里尼岛的阿克罗蒂里市西屋5室的古希腊米诺斯墙壁画,描绘了埃及尼罗河河岸上的野鸭,在纸莎草和棕榈树之间被黑豹追逐的场景。该壁画说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