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9822

15.1两种电荷 举一反三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3546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2024,人教,物理,初中,学年
    15.1两种电荷 【题型1】摩擦起电现象 11 【题型2】带电体的基本性质 12 【题型3】两种电荷与电荷量 14 【题型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5 【题型5】判断物体带电情况 17 【题型6】验电器的原理 18 【题型7】验电器的使用 20 【题型8】原子的组成 24 【题型9】原子的核式结构 26 【题型10】摩擦起电的实质 27 【题型11】静电的防护与应用 28 【题型12】本节综合 31 【知识点1】物体带电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1、摩擦起电.起电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接触起电.起电实质:电子通过直接接触发生转移 3、感应起电.起电实质:物体中的电荷重新排列 生活中的物体带电现象分析是命题的方向,通常以选择题为主 例:小丽将被毛衣摩擦过的塑料牙刷靠近细小水流时,发现水流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牙刷和水流一定带同种电荷 B.牙刷和水流一定带异种电荷 C.牙刷和水流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D.牙刷带电后能吸引细小水流 分析: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析:解:A、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牙刷和水流不会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 BCD、塑料牙刷和毛衣在摩擦过程中带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牙刷能够吸引水流;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牙刷和水流可能带异种电荷,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以及带电体的性质,并能运用摩擦起电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结合摩擦起电的知识分析判断,会利用静电现象进行分析生活现象. 【知识点2】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实验器材: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电,B不带电)、橡胶棒、金属棒(带绝缘柄) 实验设计: 操作及现象:①如图甲: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片由闭合变为张开 ②如图乙: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A和B的金属箔片的张角无变化 结论:橡胶棒不容易导电,金属棒容易导电 以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为背景,结合正电荷和负电荷以及电流的方向等知识一起考查。 例:如图,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在连接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A张角减小是因为A中部分正电荷通过金属棒转移到B中 B.验电器A张角减小是因为B中部分电子通过金属棒转移到A中 C.选项A和选项B均正确 D.瞬时电流的方向从B到A 分析:(1)金属导体接触带电的过程是带负电的电子发生定向移动。 (2)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析:解:ABC、金属棒中能够移动的是带负电荷的自由电子,验电器A和B连接的瞬间,验电器B中的自由电子一部分转移到A中,B失去一部分电子带上了正电,B金属箔张开,A得到部分电子,相对来说所带正电荷减少,A张角减小,故B正确,AC错误; D、瞬时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从A到B,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知道接触带电是电子的转移,理解电流方向的规定,可解答此题。 理解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的原理。 【知识点3】电荷量及其计算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符号:Q. (2)单位:库仑,符号:C.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6×10-19C.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 (3)公式:根据电流定义式:I=Q/t,可知:Q=It. 电荷量一般通过计算方式考查较多,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或求比值,也可以在串联或并联电路中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