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学习目标 1.◎历史解释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概况及结果,分析其复辟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帝制复辟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阻碍作用; 2.◎时空观念 通过地图等,了解护国战争的经过,明确北洋军阀各派系的势力范围和控制区域,理解军阀割据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3.◎家国情怀 通过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理解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和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重点 新课导入 1914年12月,在军警的严密保护下,袁世凯身穿黑色十二章衮(gǔn)服,缓缓登上天坛圜(huán)丘,举行祭天之礼。明清两朝,都有天子率文武百官到天坛祭天的惯例,而十二章衮服正是皇帝祭祀时的礼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袁世凯是如何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的情况是怎样的? 一、帝制复辟 1.复辟准备 ① (1)对内独裁 (1913年)10月6日,第一届国会选举民国第一届大总统。袁世凯的亲信梁士诒(yí) 组织起数百人的“公民团”,围困国会会场,声言“不选袁世凯为大总统,不要想出去。”议员们投票两轮,袁世凯未能获得法定当选的票数。一直僵持到午夜,饥困交加的议员们无可奈何,终于以多数票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公民团才一哄而散。 ———王均《清末民初北京的政治风云》 1.复辟准备 ① ② ③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发布解散国民党令,限令3天内解散国民党的一切机关,国民党籍议员一律驱逐出会。两天里赶走议员之多竟令国会不足召开会议的法定人数。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1)对内独裁 一、帝制复辟 一、武昌起义 1.复辟准备 ⑤ ① ② ③ ④ (1)对内独裁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代表选举; 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大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 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 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官;有宣告开战媾(gòu)和、统率全国军队等权力。 ———《中华民国约法》 (2)对外卖国 ) ( 1915年5月9日,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经过与日本长达105天的谈判和周旋之后,被迫接受日本《二十一条》中的十二条内容。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 一、帝制复辟 ⑤ ① ② ③ ④ 一、帝制复辟 2.正式复辟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为了准备登基大典,袁世凯专门设了筹备处,用80万元做了两种龙袍,用12万元做了新朝玉玺,用60万元做了金印五颗。至此,袁世凯复辟称帝的丑剧达到高潮。 一、帝制复辟 一、帝制复辟 二、护国战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背景 2.爆发 3.结果 二、护国战争 三、军阀割据 1.背景 2.主要军阀 ① ② ③ 陆荣廷 唐继尧 陆荣廷 3.其他军阀 4.手段 5.影响 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三、军阀割据 护法运动 原因 经过 结果 原因 结果 ① ② 课堂小结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帝制复辟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筹划准备 经过 结果 对内独裁: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等 对外卖国: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民不聊生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1.将下列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 ②①④③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②④ 随堂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