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0876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第二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2782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湖北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月月
  • cover
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十月学业质量监测 历 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2.《汉谟拉比法典》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接待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古巴比伦分为个社会等级 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释迦牟尼面对印度社会的现状,提出以“无我”的精神来抵抗婆罗门崇高的“我”,提倡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思想,最终创立了佛教。据此可知,释迦摩尼的这一思想 A.受婆罗门教启发而产生 B.冲击了印度种姓制度 C.是印度当代文化的源头 D.侧重于化解社会矛盾 4.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 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A.文化和精神的力量B.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商业和贸易的作用D.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5.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材料描述的是 A.希腊城邦 B.西欧封建庄园 C.西欧封建城市 D.欧洲大学 6.法国的《民法典》继承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三编体例,德国的《民法典》则以《法学汇纂》为蓝本,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等五编体例。这表明《罗马民法大全》 A.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B.是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7. “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职业训练,时代需要一批经过良好训练的人,大学热心接受这个 挑战。法律、医药、神学和文艺等都是需要有能力的和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而大学正是提供这种 经过很多训练的人的地方。”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A彻底摆脱了基督教影响 B.拥有了教育自主权 C.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D.专业设置的随意性 8.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人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崭新的阿拉伯文化。这说明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是 A广泛传播 6.封闭保守 C.沟通东西 D.包容创新 9.日本的文字分为片假名与平假名,分别是由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和中国古代的草书演变而成。著名书家嵯峨天皇、空海(遣唐使)、最澄共同创造了当时流行于日本的书风“唐样”,并在此 基础上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材料反映了 A.古代日本完全接受了中国古代文化 B.日本文字是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中国文化深受外来文明影响 B.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化 10.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最先在哪个国家烟消云散? A.美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11. 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到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8.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苦行 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 B.世界范围的扩大开阔了视野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往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区性阶段宣告结束。”这句话意在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A.使欧洲开始与其他地区联系 B.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