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版第三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项目一:三河市栲栳山社火 古时人称土地神为“社”,火神为“火”。土地和火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两神受到人类的崇拜,大家建庙予以祭祀,形成了社火活动,后逐渐演变为文化活动,传承至今。三河市栲栳山社火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乾隆年间最为鼎盛,在当地是家喻户晓的活动,目前已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栲栳山社火活动,每年元宵节都会隆重举行,那一天大人们有说有笑地谈论着,孩子们手舞足蹈地欢呼着,万众瞩目的焦点在人们翘首企盼下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远处的演员们举起了金银两条“巨龙”,他们的步伐遒劲有力向社火场走来,眨眼工夫只见“巨龙”腾空而起,时而头尾呼应,时而龙头对立;接着两只狮子相互追逐,上下翻跃,时而直立,时而匍匐,wéi miào wéi xiào。 项目二:古琴 古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位列文人“四艺”之首。《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_____(填人名),一生钟爱古琴,做了很多关于古琴的研究。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演奏者可以运用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出四个八度,其技艺真可谓巧妙绝伦。古琴音域宽广,有时轻柔幽雅,有时yì yáng dùn cuò,诸多复杂的情感便从中流淌出来。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给注音的字写出汉字。 翘首: 遒劲: wéi miào wéi xiào: yì yáng dùn cuò: 2.请在文段横线处填人名。 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4.下列有关《记承天寺夜游》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 B.“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5.了解与唐诗相关的文学常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小诗整理了本次活动涉及的文常知识,请你检查并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B.王维有“诗佛”之称,多咏山水田园,苏轼称其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鸿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一般借其表达思乡之情或羁旅伤感之情,抑或借其比喻人生。 D.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易安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时梁著名文学家,其诗文清拔有古气,被称为“吴均体”。 B.本文题目中的“书”是信函,是古代一种文体。 C.本文从内容上看,更是一篇山水游记。 D.文章在写景上有详有略,全文详写水,略写山。写水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 二、名句名篇默写 7.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 。 (2)东皋薄暮望, 。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4) ,归雁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