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时 15,16,17,18 减几 教科书第 4 页例 3。 1. 借助 11,12,13,14 减几的经验,迁移类推 15,16,17,18 减几的计算方法,会用破十法、退 1 加补、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理解算理。 2.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在比相差数的情境中提出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获得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初步的数感、推理意识、应用意识。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有序观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 15,16,17,18 减几的算理,掌握 15,16,17,18 减几的算法。 教学难点:在真实情境中分析数量关系。 多媒体课件、导学单、30 个小圆片、18 根小棒、计数器。 一、复习回忆,激活旧知 1. 说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1)一盒铅笔有 10 支,用了 3 支,还剩几支? (2)停车场停了 12 辆小轿车,4 辆大客车,小轿车比大客车多几辆? 2. 口算。 12-8= 11-9= 13-7= 14-7= 11-6= 13-4= 教师:以 13-4=为例,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我们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因为 4+9= 13,所以 13-4=9。 学生:13 可以分成 10 和 3,先算 10-4=6,再算 6+3=9。 教师:今天就借助之前掌握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学习。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 课件出示:情境图。 2. 看图获取信息。 教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小庆浇了 15 棵,小华比小庆少浇 9 棵,小华浇了多少棵? 教师: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 为什么用减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示。 反馈: (1)摆小棒。 学生:我先用 15 根小棒表示小庆浇树的棵数,再用 15 根小棒表示和小庆同样的棵数,小华少浇了 9 棵,就从 15 里拿走 9 根,剩下的就是小华浇的棵数,所以列式为 15-9。 (2)方 框 图。 小庆浇了 15 棵 小华少浇 9 棵 小华浇?棵 (3)数量关系。 小华浇的棵数=小庆浇的棵数-小华比小庆少浇的棵数。 课件展示:从实物图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把 15 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表示少浇的 9 棵,剩下的部分是小华浇的。 小结:不管是摆小棒 、方框图还是数量关系,要求小华浇树的棵数都是从15 棵里拿走小华少浇的 9 棵,剩下的就是小华浇的棵数;也就是把 15 棵看作总数,从中拿走少的部分———9 棵,剩下的就是小庆和小华同样多的部分(课件展示),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3. 探讨算法:15-6=? 教师:怎么计算呢?你能运用以前的方法计算吗? 反馈: (1)想加算减 。想 9+6= 15,算 15-9=6。 (2)破十法。 15 - 9 = 6 10 5 想:10-9= 1,1+5=6 1 学生 1:15 减 9,个位上的 5 减 9 不够减,先把 15 分成 10 和 5,先算 10-9= 1,再把剩下的 1 和个位上的 5 合起来,是 6,用算式表示为:10-9= 1,1+5=6。 学生 2:10-9= 1,1+5=6。 小结:前两节课学的想加算减和破十法都可以用来算 15 减几 。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退位,从十位退 1 作 10 再减,最后加上个位上的数 。我们熟悉后就可以只写算式:10-9= 1,1+5=6。 三、练习巩固,发展能力 1. 试一试,提炼方法。 教师:你还能计算哪些 15 减几的退位减法呢? 把它们写下来,算一算吧。 反馈: 15-6=9 想:10-6=4,4+5=9。 15-7=8 想:10-7=3,3+5=8。 15-8=7 想:10-8=2,2+5=7。 教师:观察这几组算式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5 减几的退位减法都可以转化成 10 减几+5 来计算。 教师:你怎么算得那么快,把你的秘密分享给大家。 学生:10-6=4,减数 6 的补十数是 4;10-7=3,减数 7 的补十数是 3;10-8=2,减数 8 的补十数是 2 。10 减几就是找减数的补十数,最后加上个位上的 5。 用拨计数器帮助理解:我们借助计数器来看看,15-6,个位上的 5 减 6 不够,怎么办? 想象十位上的这 1 颗算珠,转化为个位上的 10 颗算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