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十课 袁世凯接见美国公使 他身材矮胖;但脸部表情丰富,举止敏捷,看来精力非常充沛。他锐利地盯着来访的客人,但并不显露敌意,而老是那样充满着强烈的兴趣。 同时,我也感觉到这个人的近乎残酷无情的力量。他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 ———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 1913.10.10 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 1914.05.01 《中华民国约法》 规定实行总统制 1914.12.29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总统任期10年,可无限连任 1 复辟帝制 新约法通过后,袁世凯对身边人说: “予今日始入政治新生涯” ———马震东《袁氏当国史》 1 复辟帝制 1 复辟帝制 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窥破了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决定乘机要挟,以推行独占中国的侵略计划。 ———苏全友、贺科伟《袁世凯传》 1 复辟帝制 1914年7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8月 日本对德宣战 1914年9月 日本进攻在山东的德军 1914年11月 日本接管青岛 1.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2.承认并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特殊权益 3.汉冶萍煤铁公司由中日合办 4.中国沿海岛屿及港口不得租让给他国 5.中国政府雇佣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 为了趁机扩大在华权益,日本炮制了“二十一条” 想一想:“二十一条”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二十一条”的实质 是变中国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接受了日本大部分要求,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帝制初步进行时,日本有力人物及报界论载,多表赞成之意。其实非真赞成,不过欲借此以启中国之内乱,坐收渔利。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 1 复辟帝制 1 复辟帝制 1 复辟帝制 自国体问题发生以来 所谓“讨论”者,皆袁氏自讨自论 所谓“赞成”者,皆袁氏自赞自成 所谓“请愿”者,皆袁氏自请自愿 所谓“表决”者,皆袁氏自表自决 所谓“拥戴”者,皆袁氏自拥自戴 ———梁启超《袁政府伪造民意书后》 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 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2 护国运动 袁氏的野心不死,又极力运动登极,只管顾他一家人的尊荣富贵,不管我们国家的存亡。…把这国贼除了,我们从新整顿共和的国家,改良我们共和的政治,同享共和的幸福。 ———蔡锷《起兵讨袁誓告国人文》 思考:说说蔡锷讨伐袁世凯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共和国体 蔡锷 国家博物馆藏 蔡锷家书 2 护国运动 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蔡锷《军中致妻书》 2 护国运动 护国战争中的 朱德(1886—1976) 1916年1月,滇军将领朱德在蔡锷的号令下投入护国战争,率军北上进入四川作战。朱德的部队屡次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朱德本人更是成为赫赫有名的战将。他曾在阵前勉励护国军将士说: “我们反袁是正义之师,他们是不义之师,怕他啥子人马众多,我们坚持战斗,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摘编自吴殿尧《朱德》 2 护国运动 安上假眼后的 刘伯承(1892—1986) 1916年,刘伯承受革命党派遣,在涪陵举兵讨袁,编为护国军第4支队。在进攻丰都的战役中,刘伯承身先士卒,右眼中弹。在重庆为眼睛做手术时,为了保护脑神经,刘伯承坚持不用麻药。 “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毕必成《军神》,《语文》五年级下册 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 袁世凯在一片讨伐声中病死 2 护国运动 思考:袁世凯的皇帝梦83天即告破碎,说明了什么? 2 护国运动 袁大总统于本月六日已因病薨逝 各省地方紧要,务望以国家为重 共维秩序,力保治安 ———《国务院通电》(1916年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