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2506

广东省中山市西湾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343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广东省,答案,试卷,化学,月月,学期
  • cover
2025-2026学年西湾外校九月考 化学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端”的观点,认为不断分割的物质,直到无法再分时便得到“端”,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我国的(  ) A.张青莲 B.墨子 C.闵恩泽 D.徐寿 2.中山生活了大量的客家人,客家人自从南下以来,一直保存着酿黄酒的传统习俗。黄酒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熟糯米放凉 B.加酒曲拌匀 C.装容器密封 D.发酵出酒 3.(国庆节作业原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液态氧气 C.石灰水 D.空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向河流中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D.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的体积 C. 过滤 D.倾倒液体 6.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是(  ) A.氨气+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铵 B.镁+氧气氧化镁 C.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化铜铜+水 7.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21% B.19% C.25% D.78% 8.(课本原题)王安石(宋代)《梅花》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蕴含的化学知识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物质是变化的 D.物质有三态变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C. 原子中所有微粒都显电性 D.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条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时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H2O和H2O2是不同的分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同 C.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所有的分子都一定比原子大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1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国庆节作业原题) A B C D 15.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B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氮气﹣﹣填充食品袋防变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 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为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停止加热时,要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D 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药品(红磷)足量 打开弹簧夹时装置冷却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16.(1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国庆节作业原题) 水_____;二氧化碳_____;氮气_____;四氧化三铁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③加热氧化汞生成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