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2693

选考复习解题方法与技巧课件(74张PPT)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58090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选考,复习,解题,方法,技巧,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历史选考解题方法与技巧 历年选考怎么考? 大稳定: 题型:选择+非选择 1、题干:呈现三大类型 20.1 20.7 21.1 21.6 22.1 22.6 23.1 23.6 …… 占比 文字类 18 21 19 21 21 21 80% 图片类 6 2 4 3 3 2 14% 数表类 1 2 2 1 1 2 6% 总题量 25 25 25 25 25 25 (一)形式多样选择题 ? 2、备选项:呈现四类方式 20.1 20.7 21.1 21.6 22.1 22.6 23.1 占比 单一文字 13 17 18 19 16 20 66% 多维组合 11 7 6 5 8 4 30% 时间排序 学选考分离后暂时没有 1 序号定位 1 1 1 1 1 0 4% 1、题干:呈现三大类型 (一)形式多样选择题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1.三审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一审:限定词———明确考查范围(时间限制、地点、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等)、人物限制等) 二审:中心词———明确考查的内容与主旨 三审:求答词———明确考查的意图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2.三辩备选项———确定最后答案 一辩:是否符合历史史实;观点是否正确 二辩:是否符合题干内容;(与材料无关或与材料主旨相左的排除) 三辩: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比较选择与材料联系密切主旨最相符的答案) 一般此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上引入史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配置备选项;二是在题干中设置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在备选项中设置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史料的内容和题干的要求进行甄别和判断。 材料的设问词一般为:“表明”“说明”“反映”“体现”“推断”等词语,“表明”多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反映、体现”所体现的现象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考查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1)文字类:主要考查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析所获取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维护了宗法制度 C. 导致分封制崩溃 D. 促使了礼崩乐坏 材料主旨:诸侯国之间对于家庭血缘(嫡长子继承制)关系、宗法关系重视 A 选项不符合时代背景 这是在秦代以后形成政治特征 BCD 虽然都符合时代特征,且都与材料信息相关,但是现在重点关注所归纳的材料主旨。虽然春秋战国时代是宗法分封制奔溃的时代,但是材料体现的是对宗法关系的维护、血缘关系的重视而不是在这一时期被破坏。 1.读:阅读材料 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 找:寻找关键词 明确材料主要问什么关键词———材料中及设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 3.联:联系所学 解读史料,明确材料核心思想后,联系所学定位时空,明确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思考与史料有关信息。 4.析:分析选项 依据材料主干主旨,分析已选备选项是否符合史料主旨要求,最后确定答案。 题|型|技|巧 (2)图片类:类型多,多涉及社会生活、政局形势。注意对备选项与图片信息逐一核对(特别是图片中的文字)。广告信息最多,漫画类题较难。 例【2017年11月选考】右图所示漫 画,解读正确的是 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 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D.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例【2022.6浙江】读图阅史。右图所示系1909年上海社会之剪影。 结合所学,下列选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坐电车三更笑语”,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乘坐马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③代步工具呈现出马车和电车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 ④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