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395年 476年 6世纪 9世纪 14-15世纪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查士丁尼法典》 基辅罗斯建立 文艺复兴 古代史 中古时期(中世纪史) 近代史 395年 476年 6世纪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查士丁尼法典》 基辅罗斯建立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中古时期(中世纪史)) 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并于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 “中世纪真的黑暗吗?” 中世纪的巨大进步———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在那里一个挨着一个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以及14和15世纪的巨大的技术进步,这一切都没有被人看到。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匈奴扩张 大月氏人西迁 日耳曼人南迁 约1C建立 贵霜帝国 5C后期灭西罗马帝国 西汉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 东汉窦宪大败北匈奴 北匈奴西遁 一、西欧封建社会(5—15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民族南下 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 A.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B.教会势力被日渐削弱 C.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 D.王权得到进一步发展 C 封君封臣制的影响:国王或皇帝成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给王权加强提供了合法性,孕育统一的力量;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自行使权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一)封君封臣制 1.下列选项中,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 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C 【课堂探究】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相同点 不同点 1.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 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 2.目的相同:维护统治 3.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都分土地 1.时间不同: 2.维持形式不同: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 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 不可越级统治 (二)庄园与农奴制度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评价: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维护庄园的秩序;自由农、农奴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特权。 封土 (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庄园 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易形成分裂割据局面 1.基本概况 (1)领主:国王、教会贵族、世俗贵族 (2)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剥削方式:劳役地租为主 2.特点: (1)农奴是主要生产者 (2)领主占有土地,有各项权力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庄园是基本农业组织 3.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自备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自己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D.和庄园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