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每一年的9月18日,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并且全国许多城市也会在这一天拉响防空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铭记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你知道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发生的吗 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难以释怀、痛心疾首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共同学习第16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导入新课 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 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一.国难当头—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 时间地点 经过 结果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 东北三省相继被占领 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进而占领中国东北。 1.九一八事变: 背景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以实现。如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之领土尚未实现。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30年11月至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②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③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④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1.九一八事变: 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不抵抗政策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东北三省沦陷 2.伪满洲国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执政者 危害 1932年 长春 溥仪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在日军的铁蹄下,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日军屠杀东北义勇军 日军屠杀中国平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二.奋起抗争—局部抗战开始 3.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赵尚志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中国共产党: 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游击队 组织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日联军 面对日军侵略,相比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马占山,抗日英雄,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坚守江桥,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 他孤军奋战,重创日军。后诈降日军,再举抗日旗帜,组建东北抗日救国联合军。为抗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杨靖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1932年,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东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