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3357

9.1增强安全意识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上册

日期:2025-10-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659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增强安全意识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掌握识别潜在危险的方法,增强对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责任意识。 通过理解规则存在的意义,明确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校园等公共安全规则的行为习惯。 通过案例讨论居安思危的含义,学会评估自身行为的安全性,提高预防风险的能力,避免因好奇或冲动引发安全事故。 课堂导入 为什么看似“多等几十秒”的规则遵守,却可能决定生命的安全? 思考: 2024年9月,广东珠海一名初中生骑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头盔,在路口闯红灯时与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相撞,导致头部受伤住院。当地交警通报指出,该学生未满16周岁,违规骑行电动自行车,且未遵守交通信号灯,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期数据显示,全国未成年人交通事故中,超六成与不遵守交通规则、缺乏安全意识有关。 材料: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总议题: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生命成长 子议题一:树规则意识,行安全之路 子议题二:察潜在风险,防未然之患 子议题三:担安全责任,护你我同行 子议题一:树规则意识,行安全之路 1. 该中学生的行为错在哪里? 2. 为什么说遵守规则是对生命的保护? 议学问题 2024年5月,某市一名中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上学途中,为赶时间闯红灯通过路口,与一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发生碰撞,导致头部受伤,所幸佩戴了安全头盔,未造成更严重后果。交警调查后认定该学生违反交通规则,承担事故主要责任。此事在当地学校引发广泛讨论,多所学校开展“守规则·保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议学情境 子议题一:树规则意识,行安全之路 议学提示 1. 错误行为分析: 该中学生为赶时间闯红灯,忽视交通信号灯的禁令,属于典型的不遵守规则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安全,也可能威胁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是缺乏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的表现。 2. 规则与生命安全的关系: 生活中的“禁令”如红灯停、禁止攀爬、禁止游泳等,并非限制自由,而是为了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自觉遵守规则,能有效评估行为风险,及时纠正不当行为,从而避免事故发生。规则是安全的底线,守住规则就是守护生命。 知识总结 树立规则意识 生活中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子议题二:察潜在风险,防未然之患 1. 学校为何能成功避免伤亡? 2. 这对我们增强风险意识有何启示? 议学问题 2024年7月,南方某地连日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当地一所中学因提前收到气象预警,迅速组织师生撤离至安全区域,成功避免人员伤亡。事后调查显示,该校每学期定期开展防灾演练,教师熟悉应急预案,学生掌握基本避险知识,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让学校在危机来临时从容应对。 议学情境 子议题二:察潜在风险,防未然之患 议学提示 1. 成功避险的原因: 学校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能够觉察暴雨可能引发山体滑坡的潜在威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日常坚持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升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启示: 我们应时刻保持警觉,不因当前平安而放松警惕。“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要主动识别身边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因素,如天气异常、设施老化、危险区域等,不因好奇或侥幸心理涉足高风险环境,做到防患于未然。 知识总结 增强风险意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 子议题三:担安全责任,护你我同行 1. 为什么说安全关乎每个人? 2. 我们如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