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4637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学习有方法(第三课时)

日期:2025-11-1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7564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素养,核心,课时,第三,有方法,学习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学习有方法(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分享交流,知道更多有助于学习的方法,并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2.通过分析故事案例、参与观察与提问挑战赛等学习方式,理解“问题意识”对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善于观察、勇于思考、积极质疑的学习素养。 3.通过调查作业完成效率情况、分析具体事例,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通过制订时间表的活动,体验合理规划时间带来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学习的主人;能克服畏难情绪,敢于提问,带着问题去学习。 2.难点:学会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提高效率,初步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坚强的意志。 教学活动设计(共3课时) 第3课时 我和时间交朋友 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学习中要多思考和多提问,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怎样和时间交朋友。咱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2.出示《小丽的故事》。 小丽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一颗好奇心,她总是对世界充满无尽的探索欲。但是,有个让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有些无奈的小问题一写作业总是特别慢。 周末的午后,小丽打开作业本,准备开始与那些数字和字母“战斗”。然而,小丽的书桌上仿佛藏着一个魔法世界,总是能吸引她的注意力。一会儿,她拿起桌上的彩色铅笔,在纸上涂鸦;一会儿,她又拿起旁边的小玩偶,给它们编起故事来。 小丽开始写作业了,但她总是写不了几分钟就分心。她先看看书桌角落里的那个水晶球,想象着里面藏着怎样的神秘世界。然后她又拿起旁边的橡皮泥,把它捏成各种形状。甚至有时候,她还会站起来,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飞翔的小鸟和摇曳的树枝,心里想着要是能出去玩该多好啊。 就这样,两个小时过去了,小丽的作业本上只零零散散地写了几行字。她的心里开始有些焦急,因为她知道,如果再不快点写完,晚上就不能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了。 设计意图 通过小丽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拖延对学习的影响,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时间。 3.提问:为什么小丽做作业要用很长时间? 4.学生交流: 预设1:因为她做其他事情占用了太多的时间。 预设2:因为她一边做作业一边玩。 5.过渡:是呀!只有抓紧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才能够提高效率。提高效率需要做到专心,像小丽这样一边写作业一边玩的做法是不对的,做事不专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不能把事情做好。 活动一 时间沙漏启示之旅 情境创设 1.教师:我们可以怎样利用时间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张“时间之旅寻宝图”,需要你们在学习中不断解决寻宝图中的问题,找到这节课最终的宝藏! 2.下发宝藏图: 时间之旅寻宝图 设计意图 利用藏宝图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藏宝图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学习思路。借助藏宝图中的任务链,逐步带领学生认识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学习活动 1.教师:同学们,大家是否听说过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而他为什么给自己取名“鲁迅”呢?听说这个笔名里藏着重要的成长密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资料: 资料1: 资料2: 1926年的一个秋夜,北京阜成门内的一个小院里,鲁迅放下手中的烟卷。书桌上堆着未完成的《彷徨》手稿,旁边是明天要翻译的《小约翰》德文原版书,还有几封待回复的读者来信。他拿起钢笔,在台历上列出明日计划: 6:00-7:30翻译德文著作 8:30-11:30北大授课 13:00-15:00编辑《莽原》杂志 19:00-24:00小说创作 3.提问:鲁迅为什么给自己起这个笔名呢? 设计意图 通过鲁迅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合理利用时间的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