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4.古诗三首 望 洞 庭 刘禹锡 遥望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点明季节 写出了水色和秋月的和谐。 比喻,水面平静,具有朦胧美。 把洞庭湖平静的湖面比作镜面。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奇特的想象,贴切的比喻 远看洞庭湖,远景。 比喻,洞庭山水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把整个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山 行 杜 牧 在山中行走 字牧之,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山路绵长 山势高而缓 点明深秋季节 照应,之所以有“石径”,是因为“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停车的原因。 枫林晚景 对比,突出枫叶色彩鲜艳,更耐寒,经得起风霜的考验。 喜爱之情 夜 书 所 见 叶绍翁 书写,记录 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反衬秋夜的寂静 拟人,化无声为有声。 撩动。拟人,化无情为有情。 深秋凄清 思乡之情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梧叶 夜深篱落 动 静 动静结合,写出了夜的寂静,强化了孤独感。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孤寂无奈 料想 无忧无虑,与诗人漂泊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倍增乡愁。 思乡,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