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4836

5.2 《环境保护与发展》表格式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日期:2025-11-1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2082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环境保护与发展,格式,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第二节《环境保护与发展》表格式教学设计 (1课时) 课题 5.2 《环境保护与发展》 单元 五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节是八上地理第五章的内容,承接“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的学习,是人文地理知识的应用与延伸,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素养。(2)本课时教材围绕“环境保护与发展”展开,通过“图 5.9 - 5.10 环境问题表现”“图5.11 - 5.12治理成效”“活动:了解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中国” 等内容,系统呈现我国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及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实际环境问题、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022新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培养综合思维素养。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已进入了环境质量整体持续好转、稳中向好的时期,培养综合思维素养。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和相应措施,树立节能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 学情分析 认知与技能特点:八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对雾霾、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有感性认知,但对 “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意义”、“生态文明三线的内涵” 等抽象内容理解较浅。需通过案例剖析、小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环境问题—治理措施—人地协调”的思维逻辑。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主要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清洁能源对环保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难点:理解环保与发展的协调关系;因地制宜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策略。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环境问题图片、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图、生态文明示意图);课堂学习任务清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观看视频 直观灾害场景,营造学习氛围。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积极应对环境问题【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18—P119,读图5.9—图5.12,回答问题。【问题引领】研读课文,读图5.9,说说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大量消耗了哪些化石能源?(2)想一想,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3)研读课文思考,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环境问题?(4)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我国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取得哪些成效?【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我国大量消耗的化石能源有天然气、石油和煤碳,其中煤碳占比最大。②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臭氧层空洞、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③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山区石漠化等。④(见同步教学课件演示,略)【活动探究】了解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20,读图5.13,回答问题。【问题引领】结合“图5.13 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对比不同清洁能源基地的能源类型。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的角度,说说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分布特点。从能源替代角度,简要说明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对减轻我国大气污染的意义。【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主要有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这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按地区划分,可分为北方、西北和西南三个地区,其中北方和西北地区主要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西南地区以水电为主。②水电主要分布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