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Unit 3 Family ties Starting out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英语 年级 七年级上册 学段 初中 版本章节 外研版(202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掌握“grandparents, aunt, cook,”等家庭成员及家庭活动词汇,能运用“Who is he/she What is ... doing ”等句型描述家庭成员身份与正在进行的活动;能听懂关于家庭场景的简短对话并提取关键信息。 2.思维品质:通过观察图片、对比不同家庭场景,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思考“家庭的意义”,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深层认知,发展逻辑思维与情感思维。 3.文化意识:感知中西方家庭活动的共性与差异,理解“家庭纽带”在不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 4. 学习能力:学会通过情境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主动积累词汇与句型;掌握借助视觉线索理解语境的学习策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观察和讨论中理解家庭主题的意义。 2.激活学生已有的家庭主题知识,为单元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从简单的家庭词汇表达过渡到对家庭意义的深层思考。 2.如何设计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经验参与课堂交流。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对家庭话题具有较强的兴趣和情感共鸣。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日常交流,但对家庭成员的英文称谓及家庭活动的表达仍不够系统。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表达不自信、词汇量有限的问题。教学中应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通过图片、视频、动手制作等多种方式降低语言输出难度,提升课堂参与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家庭照片、教材配套图片、家庭主题短视频(如公益广告或动画片段)、家庭树模板(纸质或电子版)、PPT课件、单词卡片。 学生准备:家庭照片(可提前通知准备)、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技术准备:投影设备、音响、可联网电脑(用于播放视频或展示AI生成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创新设计(含AI应用) Warm-up - 家庭照片分享(5分钟) 教师展示自己家庭片,用英语简单描述:This is my family. We are at home. My little brother is my uncle’s son. 邀请3-4名学生快速展示并简单介绍家庭照片。 设计意图:创造真实交流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出本课主题。 使用AI人脸动画生成工具,将教师家庭照片转为卡通风格,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 2.主题探究 - 多模态语篇分析 (15分钟) 活动一:家庭活动图片分析 (7分钟) 展示教材中家庭活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1.What is each family doing in the pictures What activities do you usually do with your family members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进行分组任务:每组选择一张图片,推测图片中的家庭关系,并用名词所有格表述,如:This is the boy's father. "These are the children's grandparents. 能够利用图片这一直观的语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描述家庭活动的有意义语境中,感知和初步运用目标语法结构“名词所有格”。并且通过“你通常和家人做什么活动?”这一问题,将教材内容与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相连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 “信息差”分组任务: 将教材中的不同图片分配给不同小组,每组成为该图片的“专家小组”。随后打乱分组,让“小专家”向新组员介绍自己的图片,通过“信息差”创造真实的交流需求,提高参与度。 2.主题探究 - 多模态语篇分析 (15分钟) 活动二:"FAMILY"一词的深度解读 (8分钟) 展示"FAMILY"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 How many letters are there in the word “family” · What does each person in your family do · What ar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