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5711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20936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学期
  • cover
2025北京丰台初一(上)期末 历 史 2025.01 考生须知 1.本练习卷共8页,共两部分,满分60分。练习时间60分钟。 2.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ID号。 3.练习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练习结束,将本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间,已经学会使用火,还学会使用打制石器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郧县人 D.北京人 2.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距今约6000年”“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黍”等内容。他学习的是 A.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 B.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 C.半坡人的生产生活 D.黄帝部落的生产生活 3.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5900———4400年。这一时期,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说明 A.这一地区商业发展水平较高 B.这一地区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C.当时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贫富分化 D.人类起源出现了新证据 4.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掘了大型宫殿、宗庙建筑遗迹和墓葬区。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玉器、石器,其中有礼器、武器、装饰品等。殷墟遗址的发掘有助于我们了解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右图是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的克罍(léi)。克罍上的铭文记载了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授民、授疆土的史实。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之长)。”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制定刑法,加剧社会矛盾 C.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D.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7.右侧为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由此推断,知识卡片所反映的主题是 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经济: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A.早期农业的起源 B.商鞅变法 C.休养生息政策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8.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无坝引水工程的经典,充分利用河流水文以及地形特点布置工程设施,使之既满足引水或通航的需求,又不改变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这说明都江堰的修建 A.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 B.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9.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B.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秦朝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D.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 10.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思想学术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 11.右图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场景。这次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祖逖北伐 政治 颁布“推恩令” 经济 铸币权收归中央 思想 尊崇儒术 军事 北击匈奴 12.右侧表格内容为汉武帝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其主要作用是 A.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 B.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局面 C.缓和了民族矛盾 D.收回了铸币权,改善财政状况 13.据史书记载,东汉初年,国家人口1000多万,到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国家人口超过了2100万。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王莽改制 D.“八王之乱” 14.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推动了海上交通发展 C.标志西域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