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及反思 01.教材分析: 《吃饭有讲究》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二课。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饭前要洗手”、“听听食物的诉说”、“餐桌上的礼仪”和“我在餐桌上”。本课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主要完成前两个板块的内容。第一板块“饭前要洗手”旨在引导学生知道饮食卫生保障着我们的健康成长,养成饮食卫生的好习惯。第二板块“听听食物的诉说”旨在让学生知道不同食材有不同的营养,我们的健康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补给,知道有毒、有害食品对我们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危害。 02.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饮食卫生、科学用餐的知识,他们或多或少是懂得一些的,但是懂得离真正的养成好习惯是有差距的。大部分一年级学生都知道饭前要洗手,但并不清楚正确手洗的方法,也没有养成饭前洗手好习惯;在饮食方面,他们大多以“喜欢吃”作为自己选择食物的标准,均衡饮食、科学用餐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识较为匮乏,挑食、偏食以及暴食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吃好饭,好好吃饭是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03.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验证、动手操作,知道饭前洗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 2.通过自由搭配晚餐、讨论交流等活动,了解食物各有营养价值,养成均衡饮食、适量饮食的好习惯。 04.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蔬菜水果碰碰碰。 环节一:吃饭讲卫生。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们,欢迎再次来到好习惯宇宙。上一节课我们成功登陆了作息星球,这节课一起去吃饭星球看看吧。谁来啦?大家跟他打声招呼吧。 2.引出学习伙伴:大家好,我是大头儿子,欢迎你们来到吃饭星球。妈妈总说我们吃饭星球有许多明亮的星星,只有吃饭讲究的小朋友才能看到它们,可是吃饭那么简单,会有什么讲究呢?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来我家做客帮我找一找吗? 【设计意图】将大单元情境引入课堂,同时以去大头儿子家做客的方式贯串整堂课,使学生在同一情境下探索学习,帮助大头儿子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视频故事,提出问题。 1.视频:大头儿子不洗手吃东西。 2.交流:说一说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 3.提问:手看起来不脏也需要洗吗? (三)科学验证,明确洗手重要性。 1.观看实验:小头爸爸专门为此做了一个实验,他请大头儿子用小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下一个手印,两天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交流感受:在显微镜里你看到了什么? 3.实验结果:一双未洗过的手有80万个细菌。 【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亲眼看见细菌,感受细菌的无处不在,同时进行科普。 (四)实践体验,学习七步洗手法。 怎么洗手才能把手上的细菌和病毒都赶跑呢? 1.选一选、说一说,明确洗手前的准备。 (1)选一选洗手前的准备:流动的水和脸盆水;洗手液、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 (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选呢? 2.学一学七步洗手法。 (1)分步教学。 跟着老师模拟七步洗手法,同时引出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板贴) (2)跟口诀快速巩固。 跟着老师一起念念口诀做一遍吧。内:搓手掌;外:洗手背;夹:擦指缝;弓:扭指背;大:转大弯;立:揉指尖;腕:转手腕。 (3)视频演练。 哇!恭喜大家打败了病毒和细菌,获得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明确洗手前的准备和七步洗手法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洗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通过分步教学、口诀巩固和视频演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每个步骤。 (五)情境判断:吃饭时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 小朋友们,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除了洗手,吃饭时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呢?下面的情景如果你觉得对的√,错的打一个大大的×。 【设计意图】通过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