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66421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560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安徽省
,
月月
,
答案
,
图片
,
试题
,
地理
叶集皖西当代中学高一年级10月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1.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最大的天体系统,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地球所处的天 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排列,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A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在400~450km之间,位于近地轨道,其在轨运行的绕转中心是地球,地球是八大行星之 一,其天体类型属于行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C太空探索对技术水平要求高,进行太空探索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①正确;太空有独特的真空和辐射环 境,可以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②正确;我国积极进行太空探索可以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④正确;目前人类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环境中发现生命,研究太空丰富的生物资源不符合实际,③错误。综上,①② ④正确,故选C。 4.B耀斑发生在色球层,B正确;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A错误;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C错误;太阳活动都发 生在太阳大气层,不是太阳内部,D错误。故选B。 5.A从图中可看出,未来24小时短波通信受到严重干扰,信号质量下降明显,体现了大气中电离层干扰明显,A正确: 图中信息显示,磁场平静,卫星导航干扰不大,B、C错误;图文信息未涉及太阳活动对降水的影响,D错误。故选A。 6.B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简单来说,太阳通过将氢原子转化为氦原子,释放出能量,这些能 量以光和热的形式辐射到太空中,到达地球,支持着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各种自然过程,B正确;太阳辐射与太阳表层 大气活动无关,A错误;电磁波并不是太阳辐射能的来源,太阳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C错误;日冕抛射出 的高能粒子是太阳活动,D错误。故选B。 7.D新疆巴州若羌县能够大范围推行光伏发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若羌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 多,年均日照时间超25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这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条件,D正确:纬度和昼长对太阳能 资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若羌县能够大范围推行光伏发电的主要原因,A、C错误;地势对光伏发电有一定影响,但不是 该地能够大规模推行的主要原因,B错误。故选D。 8.D光伏发电受昼夜、天气等因素影响,发电稳定性较差,A错误;目前光伏发电前期建设成本高,B错误;太阳能能量 较为分散,能量密度低,C错误: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这是光伏发电相对煤炭发电的显著优 势,D正确。故选D。 9.C由材料可知,该足迹群产于白垩纪早期,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恐龙是该时期的典型生物,C正确;古生代以无脊椎动 物和鱼类为主,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人类为主,前寒武纪尚未出现复杂陆生生物,A、B、D错误。故选C。 10.B地球内部软流层物质组成主要依靠地震波等进行研究,不能通过恐龙足迹化石进行研究,A错误;恐龙足迹化石 记录了恐龙行走时留下的痕迹,可以直接推断恐龙的运动行为,也能帮助我们了解恐龙当时所处的古环境,B正确:由 材料可知,恐龙足迹形成于白垩纪早期,与末期事件无关,C错误:恐龙化石并不能研究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D错 误。故选B。 11.A三叶虫为海生生物,恐龙为陆生生物,下方地层含三叶虫化石,说明该地曾为海洋后抬升为陆地,A正确;三叶虫 灭绝于古生代末期,恐龙出现于中生代,二者不共存,B错误;材料中未提及陨石撞击改变生物演化以及太阳辐射强度 突变与该地层的关系,C、D错误。故选A。 【高一月考·地理答案第1页(共2页)】 Z204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0-16)
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0-16)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0-16)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2025-10-16)
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0-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