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谢太傅(fù) 雪骤(zhòu) B. 柳絮(xù) 无奕女(yì) C. 尊君在不(bù) 友人惭(cán) D. 舍去(shě) 差可拟(chā)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3)陈太丘与友期行( ) (4)相委而去( ) 3.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车引之 B.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 C.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D. 撒盐空中差可拟 可以为师矣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与儿女讲论文义 B. 俄而雪骤 C. 友人惭,下车引之 D.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5.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1)《咏雪》中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是:“ ”。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表明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句子是:“ , ; , ”。 7. 下列对《咏雪》一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B.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等词语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 C. 谢朗的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比谢道韫的回答更生动形象。 D. 文章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作者对她的赞赏之情。 8. 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展现人物性格。 B. 友人失信失礼,元方据理力争,体现了元方的聪慧有礼。 C. 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对友人的不尊重,不值得提倡。 D. 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懂礼貌的道理。 9. 请写出两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2分) 10. 结合《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理解(2分) 二、阅读(30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与儿女讲论文义( ) (2)俄而雪骤( ) (3)公欣然曰( ) (4)撒盐空中差可拟( ) 2. 文中“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3分) 3. 比较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分) 4. 这篇短文表现了谢道韫怎样的特点?(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节选改编)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期日中( ) (2)太丘舍去( ) (3)去后乃至( ) (4)下车引之( ) 2. 友人“怒”的原因是什么?(3分) 3. 元方是如何反驳友人的?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4. 你如何评价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5分) 四、微写作(10分) 请以“一场大雪”为话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 C 解析:“尊君在不”的“不”是通假字,通“否”,应读“fǒu”。 2. (1)不久,一会儿 (2)趁、乘 (3)约定 (4)舍弃 3. D 解析:A项第一个“之”是人名后缀,无实义;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元方。B项第一个“日”指日子;第二个“日”指每天。C项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D项两个“可”都是“可以”的意思。 4. A 解析:“儿女”在文中指子侄辈的人,今义指子女。 5. (1)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