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6680

吉林省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773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吉林省,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吉林省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类人”,“类”即“相像”“近似”之意,正如“类人猿”不是“猿人”一样,“类人”不是人,但它像人,特别是与人的思维有近似之处。“类人机器人”的出现,明显地确证并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基本结构历史变化的观点。这说明( ) ①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影响科学的发展 ②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验证哲学的真理性提供了依据 ③哲学思想的不断深化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④具体科学的发展能够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这启示我们( ) ①必须推进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新篇章 ②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早在先秦,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将干支纪年之十二地支里的“辰”与“龙”联结起来。在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十二种动物中,唯独龙是自然界不存在的“神灵”。人们比较一致地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具有鹿角、马头、兔眼、虎须、牛耳、蛇身、蜥腿、鹰爪、鱼鳞、鱼尾的形象。中国“龙”的产生反映了( ) ①社会意识现象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②人能够按照自己见过的形象创造出一种新形象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的思维由存在决定,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S区曾是该市老工业基地集中区。随着时代变迁,企业或外迁或萧条,S区成为该市最大的城中村和棚户区。启动棚户区改造之初,S区聘请多家知名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几易其稿、反复论证,历经半年才得以出台。为打消村民谋生、生活便利性等搬迁顾虑,S区最终把最好的地块规划为安置用地,成功实施了棚户区改造。这说明(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有条件的,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成功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 ④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推动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既为世界各国扩大对华经贸合作提供新机遇,也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分享合作商机搭建新平台。由此可见( ) ①人类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要把握事物之间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 ③中国是世界经贸领域的重要部分,居于主导地位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选项与漫画《羡慕》蕴含的哲学启示相符的是( ) 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横看成岭侧成蜂,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改革绝非一蹴而就,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要由浅入深、由重点领域不断向其他领域拓展。为此,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既讲究全面发力,也强调多点突破,不仅作出全面部署,更确立起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制定了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这表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是( ) ①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②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