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7638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历史(B)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709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省,诊断,试卷,历史,学情,A10
  • cover
A10联盟2025级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 历史试题B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是新石器时代陶器文化系统的演变情况。其中陶器文化系统数量的减少说明了该时期的中国() 表1 时间 文化系统 距今10000多年———9000年 长江中游南部和华南:绳纹圜底釜文化;钱塘江流域:平底盆—圈足盘—双耳罐文化;中原地区:深腹罐文化;海岱地区:素面釜文化;华北—东北地区:筒形罐文化 距今9000———7000年 长江中下游和华南:釜—圈足盘—豆文化;黄河和准河上中游:深腹罐—双耳壶—钵文化;泰沂山以北地区:素面圜底釜文化;华北和东北地区:筒形罐文化 距今7000———5000年 长江中下游和华南:釜———圈足盘———豆文化;黄河流域:瓶(壶)———钵(盆)———罐———鼎文化;东北地区:简形罐文化 A.原始农耕经济发达 B.文化间交流融合的趋势增强 C.制陶技术世界领先 D.中原地区文明发展程度最高 2.据考古研究发现,陶寺遗址的大墓中,随葬有玉石钺(象征军事权力)、制作精美的酒器以及龙盘等彰显墓主人身份的礼器,小型墓则基本上没有任何随葬品。这表明() A.军事发展水平决定政权兴衰 B.母系氏族社会审美的改变 C.早期国家已经实现初步统一 D.社会贫富和阶级分化明显 3.下图为学者所绘制的“帝辛十祀征人方的路线图”。直观地展现了帝辛十年(公元前1046),帝辛(商纣王)率军从大邑商出发,征讨位于今江苏省中部和安徽北部、河南省东南部的淮水流域的夷人方国,并最后取得胜利的历史。这一征战事件 () (注:带圈文字标示的是古地名) A.瓦解了商朝统治 B.破坏了内外服制度 C.促进了区域交流 D.巩固了中央集权制 4.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需定期朝觐天子述职,否则将受贬爵、削地甚至军事讨伐;诸侯国的部分卿士由天子直接任命。这表明西周() A.通过制度约束维护中央权威 B.形成严密的地方行政体系 C.彻底瓦解了贵族政治基础 D.确立官僚选拔的客观标准 5.策命礼是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典考究,过程庄严神圣,西周时只在任命诸侯和中央王官等重大政治活动中使用。到了春秋时期,新君即位、诸侯即位若干年、诸侯身死之后均可以受到周王的策命,甚至有个别诸侯通过贿赂周王而实现策命目的。这说明,春秋时期() A.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诸侯数量增加 C.传统政治秩序趋于瓦解 D.华夏认同增强6.春秋战国出现劳动分工, “劳心者”和“劳力者”由两部分社会成员分别承担,足够多的劳动产品养活了脱离体力劳动的“劳心者”,职业分工也被社会所承认。此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劳动产品的增加 B.生产技术的发展 C.社会的变革转型 D.社会思想的解放 7.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都邑和郡县都有专门的官府手工业管理机构,如府、库设有工师负责组织和安排生产,并且通过“物勒工名(产品刻上工匠的名字),以考其诚”的标准实行严格追责制度。这说明当时() A.严格管理以保障质量 B.手工业的分工更加细密 C.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D.自由雇佣劳动规模扩大 8.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公元前386年—前381年)规定:贵族传至第三代就将其爵禄收回,同时强迫部分贵胄子弟迁往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开发荒地,自食其力。这一做法() A.实现了楚国的社会转型 B.削弱了楚国的军事力量 C.彻底消除了宗法制影响 D.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特权 9.表2为孟子、荀子及韩非的主张。三人均() 表2 思想家 主张 孟子 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之心,主张通过“仁政”教化 荀子 人先天具有好利而恶害等自然本能,主张“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 韩非 认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